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8|回复: 1

江苏省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申论(B类)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复制链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5
发表于 2017-8-7 15: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建议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二、给定资料
    1.“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 ”媳妇好不好,上台夸夸就知道。 每年春天,X市Y区各个乡镇社区都要举行“夸媳妇比赛”。玉华是张庄村的年轻媳妇。五年前,刚进婆家门,她就承担起操持家务、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的重任。 一日三餐按时将可口的饭菜端到全家人面前,给婆婆梳头、洗衣、按摩,一有空就搀扶着婆婆到院里锻炼,陪着聊天说笑。安顿好这些后,她还要到地里干农活。五年时间的精心照料,婆婆终于能下床活动了,她逢人就说:“没有玉华,我早就不在人世了,玉华真比亲女儿还亲。 ”
    2014年,身体一直很好的公公突发脑血栓,不能走路,不会说话,脾气还特别大。玉华像哄小孩一样,轻声细语地给老人宽心,给公公捏胳膊、揉腿按摩。   公公的病情也渐渐好转。  村里人说,玉华不简单,是年轻人实实在在的榜样。玉华憨厚地回应道:“一个人连父母的恩都报不了,还能善待谁呢?”
    区里每年会综合各乡镇社区“夸媳妇比赛”的结果和一年来的实际情况,评选出区“十大孝顺媳妇”,并在春天的“德孝文化节”上进行表彰。 目前,该文化节已举办了5届。 为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区人大常委会去年讨论通过了相关奖励扶持政策,计划在今年实行。这些政策包括:孝顺媳妇本人享受医疗保险补助;孝顺媳妇本人持有关证件可以在区辖旅游景点免费参观等。张庄村还有一个“德孝文化苑”。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长长的石碑嵌入墙内,左首是“德政千秋”篇,刻着历任村干部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右首是“孝行天下”篇,记录了该村历年评选出来的孝顺媳妇和德孝模范。村党支部书记说:“这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争取早日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上墙。 ”据说,这样的“德孝文化苑”在该区每个村都有一个。
    尊老的孝行吸引邻里仿效,老人的善举更让社会动容。 2016年2月14 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第一个出场的是J省F市家喻户晓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88岁高龄的吴老退休后操起了磨刀旧手艺,一干就是26年。起初每磨一把收几毛钱,现在也不过三四块钱。 吴老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每天仅能赚几十元。 他个人生活十分俭朴,自己种菜,几乎没买过新衣服,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300元。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微薄收入,吴老统统捐了出去。 孤残儿童需要帮助,他就把1000元政府慰问金和316元磨刀收入捐给了红十字会;玉树地震第二天,他就蹬着自行车到募捐点捐出1000元;舟曲泥石流,老人又捐出一大堆硬币,共1001元;F市中华慈善博物馆筹建,他捐款3000元;雅安地震,他又将两大罐硬币捐给了灾区,近2000元……哪里有困难,哪里总能看到吴老匆匆的脚步。近年来,吴老共向灾区、孤残儿童、贫困家庭捐款达4万多元。
    4万多元对于那些大慈善家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靠磨刀为生的吴老来说,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的善举,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社会。他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无数胸怀善意的爱心人士。 有吴老为榜样,老人所在的五星村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 吴老带头捐款3000元,他的儿子紧紧跟上,一些普通村民纷纷加入到爱心捐献中来。 目前爱心社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向伤残、重症、贫困家庭发放救助款1.4万余元。 “更多的人不一定像吴老一样去捐款,但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做贡献。 他给村里带来一种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家庭。 ”五星村党总支书记说。
    有感于吴老的感召力,“磨刀老人”被注册为J省首个公益商标,F市红十字会创建了“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吴老个人捐款3000元。 截至目前,基金已收到各界捐款15万余元,惠及60岁以上的特困老人、困难环卫工人、困难农民、贫困学子等人群。“我是一个磨刀的,也是一名慈善大使。 通过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成为有爱心的人。 ”吴老说。 如今,他是F市年纪最长的红十字会志愿者。
    2.“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这两年除夕夜守岁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看春晚,一个是抢红包。 去年用“摇一摇”的方式抢,今年又多了“咻咻咻”。 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6年2月8日零时,共有79.14万名支付宝用户共同分享了总值2.1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红包。 平均下来,每人271.6元。 对于口袋逐渐鼓起来的中国人来说,两三百元抵不上一顿饭钱,但是为何会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抢红包?有网友调侃道:“自从有了红包以后,抢红包已经完全摧毁了我的‘价值观’。 以前地上掉一毛钱我连看都不看,现在抢到1元我就觉得是一笔巨款,超过5元我就窒息了,超过10元眼眶就湿了……”红包的风头俨然盖过了压岁钱。传统的压岁钱多是长辈给晚辈,而红包,平辈、晚辈、长辈之间都可以给,也不局限于春节期间。 如此富有弹性,难怪会大受欢迎。
    某大学的N教授是红包热中的“老古板”,从不参与微信圈中的抢红包。 这主要源于2015年中秋节期间的一次教训,一个熟悉的学生家长定向给他发了一个红包,点开一看竟有1000元之多,这严重触及了N教授的师德底线,后来费了很多周折才退了回去。从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所有收到的红包一律不打开,任其自行退回;朋友圈中的红包只看不抢。但他的学生深受网络影响,“抢红包”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为了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N教授后来又对自己的规矩进行了调整, 红包可以发,但绝不收。 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期间,N教授给所在课堂上的学生发放了200元的“大红包”让学生抢,学生们纷纷表示“复习更有劲头了”,就连曾受过他严厉批评的两个学生也留言道:“谢谢教授财神! 一定好好努力! ”
    3.前不久,一位网友发布的“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的微博引发热议。 该网友在等候幼儿园报名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雷倒”。 “M妈妈:‘待会儿老师问你妈妈在哪上班,你要怎么回答? ’孩子:‘教育局。 ’M妈妈:‘爸爸在哪儿上班呢? ’孩子:‘公安局。 ’M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 ’”
    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议论:
    网友A:非常理解这位妈妈,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能进个好的幼儿园,在这个拼爹拼妈的年代,实属无奈之举。
    网友B:这位妈妈真是糊涂! 这样冠冕堂皇地说谎,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很重要。
    网友C:上学要给老师送卡,看病要给医生送红包,打官司要给法官送礼……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排挤,你的病可能就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就会输……在这样的世风面前,只有傻子才会坚持做人做事的底线,除非你不想办成事。
    网友D:我们教孩子不要闯红灯,但我们为了赶时间,经常闯红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们教孩子谦让、诚实,但现实社会总让老实人吃亏……让孩子不受伤害地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早点让孩子了解、适应这个社会未必是坏事。 大道理有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4.王伟的故乡S村是某省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村庄。 过去,淳朴、勤劳、与人为善、励志向上是这里民风的主要特征。辛勤耕作被视为本分,偷摸拐骗被视为耻辱,多数村民教育子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好读书、清白做人”。王伟20多年前就是通过认真读书才考上大学的,许多家庭当年把他当作典型来教育孩子。
    渐渐地,这里的风气悄然改变。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一小部分人被“花花世界”所迷惑。他们带回来关于发财的种种“传奇故事”,冲击着村民读书至上、清白做人的价值观。一些村民在他们的影响下,让孩子不再读书,直接出去“挣快钱”。 他们带回来的麻将机,也改变了村民勤劳耕作的习惯,部分未成年人染上了赌博恶习。 像王伟那样读书成才的故事已渐渐被人遗忘。
    2016年春节回乡过年的王伟发现故乡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凋敝。这种凋敝不仅仅在于青壮年大量外出所导致的萧条,更在于乡村道德滑坡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少数村民之间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能吵得不可开交。 有知识、懂礼节的家庭,不再是村里关注的焦点,谁家的钱挣得更多、谁家楼房盖得更高、谁家的轿车更高档,谁就成为一些孩子向往和学习的榜样。过年期间,平时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不少,但其中有些人很少在家陪老人,而是热衷于聚在一起玩
    一种叫做“诈金花”的赌博,一个晚上输赢金额竟有大几万乃至十多万元之多。 村里的年轻人中,会玩的往往对它乐此不疲,而不会玩的积极围观,然后很快也就学会了。但是,于公于私,赌博都是不被允许的。为了避开家里人的唠叨和有关部门的打击,一些年轻人就跑到乡镇街上或者县城的宾馆里偷偷赌博。 在此期间,吃喝都在街上解决,累了就去卡拉OK厅唱歌,甚至还有些偷偷摸摸的色情活动。过年期间,县城各个酒店都是爆满的,而且酒店越大越豪华,就越是早早地客满了。有些酒店平时门可罗雀,亏本经营,全靠过年这几天,就把一整年的利润都赚到手了。 这些钱大都是年轻人乃至他们全家在外打工挣来的,一夜之间便很有可能输得精光。 正所谓“辛辛苦苦一整年,痛痛快快两三天”。痛快之后,便又不得不出去辛苦一整年。更有些头脑发热的、被某些有心人怂恿下不了台阶的,甚至还借上了高利贷,导致家崩离析。每每听到这样的家庭悲剧,王伟都惋惜不已。
    “舅舅家儿子结婚,上礼800元。表弟家添了二胎,送了600元。后天又要去吃酒席,还得出800元。 ”多年不见的远房阿婶对王伟诉苦道,“年前年后婚期稠,这个月估计6000块钱也打不住。”阿婶说,这两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农村的礼金噌噌往上涨,婚丧嫁娶、搬家上梁、小孩满月、升学入伍,哪一项也少不下来。“5年前撑死了也就100元,现在不到100元都不入礼单。”“送得这么累,何必硬撑呢?从自家的实际出发,减少点来往不行吗?”王伟困惑地问。“不行!不行!”阿婶连连说,“大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如果现在不去不给,将来自己家办事儿没人来,多丢人啊! ”
    村里有一处祠堂,是王姓的祖先所修,也是全村人的祖屋。 可惜的是,祖屋年久失修,已经坍塌很久了。 王伟要借着重修祖屋的机会唤起大家对传统的记忆,提议聚会商议此事,理由是“没有祖屋就没有现在每家每户自己的屋”。王伟为此事找村支书和几位老人商量,大家都觉得重修祖屋很重要。 但如何组织如何落实,都没有议出个头绪来。
    5.大槐树寻根祭祖是山西省洪洞县的一项民间活动,主要是移民后裔通过焚香、献供、跪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先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元末明初,频繁的战争和灾害使全国许多地方十室九空,而晋南地区经济繁荣,人口稠密。 明朝政府在洪洞县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移民遍布京、冀、豫、鲁、皖、苏、鄂等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主导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人口迁移之一。 如今,大槐树移民后裔遍布世界各地,数以亿计。 数百年来,古槐后裔纷纷回归大槐树寻根祭祖。 洪洞县政府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25届大槐树寻根祭祖节。 独具特色的大槐树祭祖习俗,于2008年10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春节期间,海内外移民后裔便陆续而至,人们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向先祖祈福还愿。35岁的陈先生是一位泰国籍华人,2016年春节,他带了妻儿一起来到山西大槐树寻根祭祖。他说,最喜欢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表演,儿子出生在泰国,希望他从小就可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2016年2月8日,正月初一一大早,家住Z市的李女士一家穿戴一新,匆匆忙忙地赶到位于自家小区附近的小礼堂。这天,有一场群众自发组织的集体祭祖仪式要在这里举行。“正月初一祭祖是我们这里的老习俗,但这样的祭祖仪式还是近几年才开始有的。我去年春节和清明期间参加过两次,觉得很好,这不,今年又带着家人来了。 ”李女士对记者说。
    上午9点30分,礼堂里一切布置妥当。两面墙上,挂着八幅分别写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字轴。 台上,一张长方形的供桌上依次放置着写有“中华至圣先师”“中华万姓先祖”的铜牌。 台下,男女老少按照年龄长幼依序站立,整齐有序。 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响起,集体祭祖仪式的发起者,也是本次祭祖活动的主祭人任先生走到台上,用洪亮嗓音朗读祭文,表达思念与感恩。 祭文读毕,主祭人向祖先敬献鲜花和茶点,大家依次上台向祖先行礼。
    整场仪式节俭又庄重,既没有看到放鞭炮、焚烧纸钱或扎制的“轿车豪宅”等“烟熏火燎”的老套路,也没有“男祭女不祭”“选风水时辰”等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 祭祖完毕,鲜花用来装点屋子,茶点贡品分给到场的小孩子,一点也不浪费。
    仪式结束后,记者向任先生询问发起这一活动的初衷。 任先生表示,追思祖先,悼念先人,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家似乎忘了祭祖的真正意义,祭祖活动变了味。有的人家把祭祖搞成了封建迷信活动,有的把祭祖变成了和邻里攀比排场的方式。“这几年,党和政府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 我觉得祭祖应当侧重于精神上的纪念,以提醒我们传承祖辈优良传统,牢记先人教诲,进而在生活中懂得孝亲尊师,和睦家庭。所以用这种既包含传统元素又文明环保的形式,更有意义。 ”任先生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参加者是带着自家孩子来的。一位妈妈说:“我觉得这样的集体祭祖仪式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重视传承的文化传统,还能让他学会尊敬、感恩和爱。”现场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党员感慨地说:“以前在老家祭祖,大家都到各家坟前烧纸、倒酒、供熟食,浪费不说,还容易引起火灾。 村里每年都要组织人到墓地附近转悠,又费时又费力。 我看今天这样的祭祖方式应该推广开来。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场简单的仪式,却承载了浓厚的真情和深远的意义,更彰显了民间文化的新风气。
    6.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民间更有“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 调查表明,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中有40%为家庭所有或经营,但全世界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0年,30%能够生存到第二代,只有10%能够“活”过第三代。
    《胡润百富》杂志曾在上海发布了一个有意思的榜单———《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 榜单显示,“富不过三代”并非中国特色,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穷孙子”的问题。 许多中国富裕家庭把子女送到海外最好的学校,期待能受到西方国家最先进的教育,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一些“富二代”在海外根本没有把学业当作自己的主要追求。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开着大奔或风光十足的越野跑车到处兜风,旷课、逃学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当然“富二代”并不是负面形象的指代,能够守业并继续开拓的“富二代”也不乏其人。优秀的“富二代”首先得益于“富一代”的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因此,想要家产HOLD住,“富一代”对“富二代”的家教不可等闲视之。其实,“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在中国古代完整的表达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其中的哲理与价值观十分发人深省。
    7.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文明传承至今? 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 科甲连第、人才辈出、家业辉煌……中国历史上涌现的传统名门望族,大都有明显的家族文化特征和独树一帜的家风。《颜氏家训》是北齐颜之推的传世佳作,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其后天的发展,爱子须与教子相结合。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其家书在平淡中蕴含真知:“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 ”
    家风的形成和延续, 关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一生,更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一般家训相比,《钱氏家训》在篇章结构上增加了“社会”和“国家”两篇,在国家篇中开篇就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从家族责任走向社会责任,也成为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深层文化基因。 仅近现代以来,钱氏家族就走出了上百位重量级的各界人物,许多属于父子档:钱穆、钱逊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基博、钱锺书父子;钱学森、钱永刚父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老一辈革命家普遍有着优良的家风。 周恩来曾定下“十条家规”;陈云、罗荣桓坚持不搞特殊化;张闻天从不允许子女“沾光”……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习近平主席在回忆自己的父亲习仲勋时,深情地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 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 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 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
    名人名家有深厚的家风,平民百姓也有自己淳朴的家风。 N市的退休工人老陈20年来一直坚持办一份家庭小报,这份独特的“家报”将8个生活在各地的陈姓小家庭紧紧凝聚在一起。在S市工作的大儿子陈先生说,每一期的“家报”每个家庭都有一份,不仅有纸质版的,还有电子版的。“家报”不仅是大家庭的“消息树”,更是家风传承的“根据地”。“我们的家风12个字:坚持和谐、追求卓越、崇尚奉献。 孩子们都大了,又散在各地,有了‘家报’这个平台,大家互通有无,精神上连在一起。许多生活的道理,让他们通过阅读去体会、感悟。”老陈说,创办“家报”,丰富了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个适合他们这个大家庭家教的新方式,所以“家报”还将一直办下去。
    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因为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家风的好坏不仅事关一个家庭的当前和未来,还与社会风气的养成息息相关。
    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礼记》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家风入纪,意味着良好家风不只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私事,也是关乎党内制度规矩的公事,为党员领导干部设立了经营家庭的“新标杆”。
    三、作答要求
    1.“给定资料”列举了新形势下呈现出的一些社会现象,请归纳概括出这些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 (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 篇幅不超过250字。
    2.“给定资料6”中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15分)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
    3.“给定资料4”中S村暴露的违法问题,引起了所在县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决定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 如果你是该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就如何开展这项行动,提出你的工作思路。 (25分)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篇幅250字左右。
    4.“给定资料8”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40分)
    要求: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符合议论文写作要求。 篇幅800字左右。
[NextP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8

主题

2621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1995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15: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给定资料”列举了新形势下呈现出的一些社会现象,请归纳概括出这些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 (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 篇幅不超过25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要求概括新形势下呈现出的一些社会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所产生的影响,可见本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部分内容的题目。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作答范围,需要考生通过阅读自己圈定。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通过全面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涉及社会现象对社会风气影响的有资料1~5,我们作答时要将这些资料作为范围,从中全面概括要点。
    给定资料1提到了夸媳妇比赛,资料中村党支部书记点明了这一现象的意义———激励更多的人见贤思齐。
    资料1还讲述了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事迹, 资料中五星村党总支书记的话语点明了吴老事迹的意义———他可以给村里带来一种精神,可以感染每一个家庭。
    给定资料2介绍了N教授从拒抢红包到发放红包的事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到,抢红包可以促进师生间良性互动,  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而下文事例中也点出曾受过严厉批评的两个学生也表示要好好努力,我们可以将其放大到社会角度进行思考。
    给定资料3提到了M妈妈为让孩子上幼儿园而教孩子撒谎的事例,我们通过部分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到,教孩子说谎会对孩子未来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这里需要我们稍加引申,明确这一影响到底是什么。通过思考可知,这一行为最大的影响就是对孩子诚信道德的破坏,考生作答时需要对要点稍加提炼,确保答案明确。
    给定资料 4 介绍了王伟故乡 S 村风气改变,外出务工农民受到不良风气影响,继而拜金成风、奢靡浪费并引发违法问题的事例,我们可以由此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5介绍了文明祭祖事例,资料中提到“提醒我们传承祖辈优秀传统,牢记先人教诲”,我们可以将其作为祭祖活动的影响。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社会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的影响有正、负两面,我们需要分开表述,以符合“条理清楚”的作答要求。
    【参考答案】
    新形势下呈现出的一些社会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存在正、负两方面影响。
    正面影响有:一是举办“夸媳妇比赛”,可以弘扬孝文化,形成孝老敬老的社会风气;二是磨刀老人吴锦泉热心公益,可以带动他人,形成热心公益的社会风气;三是抢红包广受关注,合理运用可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形成互动风气;四是文明祭祖、寻根现象,可以传承祖辈传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负面影响有:一是教子说谎现象,会破坏诚信道德;二是农民拜金现象,会形成奢靡风气,引发违法问题。
    2.“给定资料6”中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15分)
    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 篇幅250 字左右。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我们可以看到题目要求谈谈对题干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本题没有给出明确的作答范围,需要考生通过阅读重新划定。 考生作答时需要全面采集要点,通过透彻的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句话的重点其实就是传承道德的家族持久兴旺,传承财富的家族容易衰败,其核心在于讲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划定作答范围时,要重点关注涉及家风传承的资料。
    通过阅读可知,给定资料 4、6、7重点阐述家风传承,我们需要全面搜索要点。
    给定资料4介绍了王伟的故乡S村,从传承道德到只顾“挣快钱”的事例,阅读资料可知,S村传承发财故事的结果是整个村子弥漫奢靡浪费的风气,人们热衷赌博、大办婚丧嫁娶,却对祖屋这一传承精神文化的事物不屑一顾,这可以充分证明富贵传家的负面影响。
    给定资料6则是通过胡润财富榜介绍了在世界范围内“富不过三代”的问题,其中列举了一些中国“富二代”被家庭送到海外学习,但却没有专心学业,反而沉湎于吃喝玩乐的现象,这里可以证明富贵传家导致衰败,直接证明了“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观点。
    给定资料7中,蕴含内容较多,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发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对子女教育形成积极影响,而且资料举出了老一辈革命家重视家风培养的故事,并与此对应地提出了平民百姓也重视家风培养的事例,我们可以以此证明道德传家的积极意义。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将内容分为两类,一类事例支持道德传家久,一类事例支持富贵传家败,我们需要将两者分别列明,依据“直接点明本质含义―回到资料深入阐述―结合实际适当引申”的结构,阐明观点。 考生引申时可以结合资料内容,反推对策,确保作答准确。
    【参考答案】
    这句话告诉我们,传承道德,家族才能兴旺长久,传承财富,只能使得家族迅速衰败。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重视道德传承,培养子孙人才不绝,而老一辈革命家言传身教,也将良好家风传承发扬,平民百姓陈先生一家更是注重家风培育,对家庭后代形成积极影响。反观王伟的故乡S村,从重视道德传承变为重视金钱,使得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弥漫乡里,家庭分崩离析;而我国部分“富二代”也是沉迷吃喝玩乐,导致家道中落。
    可见,只有正确树立家风,帮助子孙建立自立自强的人生观,才能确保家族兴旺不衰。
    3.“给定资料4”中S村暴露的违法问题,引起了所在县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决定开展一次专项整治行动。如果你是该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就如何开展这项行动,提出你的工作思路。     (25分)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篇幅250字左右。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可知,本题要求针对S村暴露的违法问题,就如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出工作思路,看似是一道贯彻执行题,但作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行动整治违法问题,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属于提出对策题,考生作答时需要准确抓住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给定资料 4存在的违法问题一目了然。
    我们可以看到S村村民由于外出打工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抛弃了家乡“好好读书、清白做人”的风气,沾染赌博恶习,并且过年期间聚众赌博,甚至还有色情活动。这段内容中包含的信息很多,首先违法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良好风气被破坏,其次赌博等违法活动多在过年期间的县城、乡镇等地的宾馆等场所。我们可以由此得到三条对策:第一,整治行动前期需要了解违法情况;第二,整治活动中期需要大力打击,不但整治村民,更要大力打击容留违法行为的经营场所;第三,整治活动后需要多多开展文化宣传,恢复传统民风。
    同时,S村大办婚丧嫁娶展现出拜金、浪费风气严重,而最后一段却提到祖屋修缮无法着手,我们可以由此提出对策:整治活动结束后,要引导村民修缮祖屋,传承良好风气。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提取上述要点后,我们可以按照整治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时间顺序组织答案。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作答字数仅为 250字左右,作答语言务求简洁。
    【参考答案】
    S村暴露的违法问题影响恶劣,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需要全局筹谋。
    行动前:县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深入县乡一线,深入了解聚众赌博、色情活动的地点,在春节前协调人手做好准备工作。
    行动中:要抓住春节期间违法多发期,依据先期收集情报迅速打击,严厉处罚参与违法活动的村民,同时对容留、组织违法行为的营业场所关停整顿。
    行动后:要为乡村组织清朗文化活动,恢复传统民风,同时,引导村民集体修缮祖屋,唤醒道德传承的良好风气。
    4.“给定资料8”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符合议论文写作要求。篇幅800字左右。
    【写作思路】
    本题为给出写作话题的文章论述题。题干中引用了《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
    一国兴让。”这就为考生的作文立意做出了明确提示。文章写作应以此作为切入点阐释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例文第一段首先简要介绍家风对国家的重要影响,继而提出总论点。
    第二段论述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文中列举了范仲淹、曾国藩两位历史名人的后代范纯仁、曾纪泽的事迹,以此证明作者观点。
    第三段论述个体素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作者首先引用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接着引用历史中淝水之战作为反面论据,理证、例证结合,证明了个体素质关系国家发展的论点。
    值得关注的是,本文第四段在承接上文两段的论证后,通过逻辑判断,得出了“家风关系国家前途”的结论。作者没有枯燥、简单地陈述观点,而是又一次列举历史上家风教育欠缺而影响国家发展的事例,证明了自己的判断。
    最后,文章结尾扣题,再次强调家风对国家前途的影响,同时对领导干部、普通百姓发出呼吁,以此收束全文。
    本文没有采用常见的分析问题型结构,分析家风对国家的影响都有哪些,而是采用关系型结构,将家风作为国家前途的“必要条件”,通过逻辑分析,简明论证二者关系。
    【参考例文】

家风关系国家前途


    《大学》有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家庭风气对于国家风气的重要影响。千万小家构成祖国大家,家庭风气的优秀与否影响着家庭人才的培养,更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前途。
    家风决定个人成长。“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当代中国,家庭始终是国人安身立命之所。从小到大,我们接受最多的教育往往并非来自老师、学校,而是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范纯仁忠心为国,遵循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风思想;曾纪泽收复伊犁,诠释曾国藩务实慎独的家风传承。可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教育直接决定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个体素质影响国家发展。马丁•路德•金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城堡之坚固、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品格之高下。虽然公民个体的素质高低无法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但个体汇聚形成的力量,却可以影响国家整体的前途。淝水之战,前秦空有百万兵马,却稍有挫折即全军溃散,其关键便在于部分普通士兵消极避战,这一情绪蔓延全军,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如今,我国政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希望以此提升公民素养。在这个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价值观念冲突不断的时代,只有发挥公民个体的力量,才能共同实现祖国复兴梦想;只有培养优秀的个人,才能建成美丽的国家。
    家风关系国家前途。良好家风孕育优秀个体,优秀个体集合成就伟大国家,可见家风的优劣与否关系着国家发展。而部分领导干部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家风更是直接影响国家前途。蔡京、蔡攸父子,严嵩、严世蕃父子,都是家风不正影响国家的典型代表,这些人虽才高八斗,但道德缺失,父辈腐化,子孙奢靡,虽同朝为官,却上下勾结,不但败坏风气,而且损民利己,最终阻碍国家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关注公务员家风建设,正是希望避免历史重演。
    家风淳,才能国风正,进而发展兴。上至领导干部,下到普通百姓,都应认识到自己的家风问题并非小事、私事,而是蕴含着“一人贪戾,一国作乱”的重大隐忧。 只有加大家风整治力度,培养优秀子孙,才能确保家族传承不绝,国家发展兴盛。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华图2018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用书《历年真题精解:申论》,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0 21:56 , Processed in 0.07628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