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回复: 0

公考言语理解表达之成语俗语训练(2)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8-1 14: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把党和人民给他们的权力,当做经营个人天下的工具,大肆挥霍国家资财,犯下了肆无忌惮的罪行。
    B.走进这座装修一新的居室一看,新房里坐着的,除新娘新新郎外,还有不少调侃逗乐、笑逐颜开的街坊邻居。
    C.有人说“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是生产力提高了,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D.我生来性格倔强,心直口快,决不赞成你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也不做你这样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6.【答案】B。解析:“肆无忌惮”形容任意妄为,没有一点顾忌,不能做“罪行”的定语。“舍本逐末”指做事不抓根本,却在枝节上用工夫,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根本、枝节颠倒,应为“本末倒置”。“似是而非”是好像对而实际上并不对,不能用来修饰“态度”,应将改为“模棱两可”。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她提问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7.【答案】B。解析:“呼之欲出”的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人物描写”。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面对卧病多年的母亲,看到当小学教师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学费东奔西跑,小琴不觉泪流满面。父亲安慰她说:“你为咱家争了气,为了让你上大学,家里就是卖掉房子也在所不辞。”
    B.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信手涂画,大概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习和癖好,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C.近年来,大量的流动人员汇集这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偷拐骗抢,应有尽有,防不胜防,屡打不灭。
    D.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8.【答案】B。解析:B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A应为“在所不惜”。C指应该有的都有,与语境不合D比喻既有利又有弊、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的同一事物。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张家界之美,真是不可名状,我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但如此美丽的人间仙境,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B.现在有的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变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就多了。
    C.在多哈亚运会上,取得胜利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让国人骄傲,能否在两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上再创辉煌,大家拭目以待。
    D.在市场销售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却能扭亏为盈,求得生机和发展,这与大刀阔斧洗心革面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9.【答案】D。解析:A.不可名状:无法用言辞来表达、形容。B.抬轿子: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C.拭目以待:形容有所期待。D.洗心革面:对象是曾经有罪的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高兴阑珊。
    B.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不再是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而是成了走进娱乐圈的终南捷径了。
    C.普拉蒂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尤文图斯夺冠几乎已经成为传统了。象AC米兰、国际米兰及罗马这些球队,只能望其项背。”
    D.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顾建国毕业后回乡养猪,遭到家人的反对:“这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嘛。”
    10.【答案】C。解析:“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即加否定词表示赶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10:33 , Processed in 0.0586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