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公务员考试面试辅导:考情考务及解题分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31 21: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考情考务:
    1. 在国考中,观点类考题常见于国税和海关系统面试当中。
    2.寓言故事和法则类出现较少,多以典型价值观和古今名言警句形式呈现,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领导人讲话以及加强典型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素材的收集。
    3.以形式分类而言,多以单观点形式呈现,也辅以双观点和多观点。
    二、解题分析:
    在实战中,不论观点类以何种方式呈现,在答观点类题目时分三步走,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己。第一步即为“就话论话”:从字面上理解文段含义,阐明文字道理,亮明核心观点。第二步即为“就话论理”:联系实际,以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三步即为“就话论已”:论述文段表述哲理对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指导意义或启示。
    当然,在按照题目形式和内容不同的具体分类中,还是有不同的倾向性。
    按形式分
    (1)单观点:仅表述单一论点的题目;或者表述虽较为复杂,但内部呈现高度的统一性,表现为一个核心观点。
    典型例题:1.赞美会让自己失去自由,你怎么看?(2014年3月3日下午陕西国税面试真题)
    (2)双观点:题目中出现两种含义不同的论点,两者之间或者具有矛盾性、或者是从不同角度谈论。在国考中,双观点多以联系方式呈现,考生要注意看似前后矛盾的两个观点的内部联系,是一体两面。
    典型例题:1.有人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也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你怎么理解的?(2014年2月22日上午银监会面试真题(河南、辽宁、贵州))
    (3)多观点: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以上的论点,需要考生对各论点进行综合分析。
    典型例题:1.“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价值”、“一个人要自己创造快乐”、“一个人要能够欣赏别人的价值”、“一个人要对别人有用”
以上四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2013年3月4日下午国家公务员陕西国税系统面试题 )
    答题原则:
    1.观点的性质定态度
    根据观点的不同性质确定态度:如果属于警世名言,则侧重分析该句话的现实指导性;如果属于社会流行语,要联系当前现实,分析对于不同主体的影响。
    【名言警句】论语里有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请结合工作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3月14日山东国税面试真题)
    【流行语】有人说人比人气死人,有人说,有比较才会有动力。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是怎么看待比较的?(2012年6月15日上午陕西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汉中党群)
    2.讲话的身份定倾向
    如果属于政要人物,特别是副省级以上一把手、二把手的讲话需要侧重谈意义,重落实。其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的讲话,则需全面看待,但侧重点为积极倾向。
    【政要人物】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考察慰问时说:“要走远点,一定要了解到真实情况。”谈谈你对习总书记这句话的看法和感想。(2013年6月9日下午河北公务员面试真题)
    3.辩证题目有侧重
    辩证不能简单的定义为正确,错误各占一半吗,就叫全面辩证认识。辩证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正反两个观点中,有一个为侧重点,转折之后为理论重心。
    例题:有人说,管理是尊重心灵,而管理制度是繁文缛节,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014年3月2日下午国税部门面试真题)
    4.举例生动易辨识
    在核心的环节,我们通过大量的面试实例发现,以理论论证理论是非常难的,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某几句话重复颠倒。在一堆的理论论述当中,如果能举出和文段哲理相契合的实例,生动贴切,既反应考生的知识储备,日常关注,也容易引起考官注意,毕竟故事总是动听的。
    5.联系实际呈亮点
    观点类考题有自我认识的考核成分,充分反应在最后一段的就话论己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6 23:54 , Processed in 0.0747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