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2015公考时政热评:厦门应发挥特区优势全力推进改革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31 09: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赵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中央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行尤为重要。
    厦门是我国六个经济特区之一,享受特区地方立法权、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今年1月1日,厦门率先执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自改革正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亮点频闪。
    放宽市场准入——企业“放得开、办得好”。在坚持改革步伐与中央步调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厦门大胆放开,敢于突破,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
改革措施。记者了解到,一方面“先照后证”扩至外资项目。对厦门市政府审批权限内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实行“先照后证”,全国人大法工
委认为此项改革“很有魄力”;另一方面,注册资本“认缴制”扩至所有商事主体。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将“认缴制”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商事主体,取消
注册资本行业门槛。同时,率先“年检改年报”。从3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改革企业年检和个体户验照制度,不再对所有企业的登记事项和经营资格集中审查,而
是将信息公示与监督检查相分离,全面开展年报公示工作。
    严格后续监管——政府“接得住、管得好”。在为企业进入市场“松绑”的同时,创新完善监管方式,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和企业信用自律,从管“进
门”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的动态监管,真正做到“宽进严管”。厦门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海疆介绍,其一,防止“缺位”和“失位”,后续监管较快跟进。目
前,全市28个市属许可、监管部门都制定了各自的后续市场监管方案;6个省部属垂管部门提交了后续监管办法草案。同时,制定了《厦门经济特区无照无证经营
查处办法(草案)》,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监管职责,确保改革后市场监管到位;其二,监督与自律相结合,信用监管基本建立。制定了经营异常名录及黑名单制
度,商事主体不按期公示年度报告或者通过住所无法联系的,将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有违法行为的将被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
      强化保障体系——市场“放而不乱、放而不弱”。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强精细化监管,完善配套措施,统筹深化推进,切实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和“释放红利”,一方面及时配套法规。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和《经营场所备案及监管规定》、《商事主体登记备案办法》等12个配套规范性文
件;另一方面从严分类管理。突出监管执法重点,对经营场所实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对危及公共安全、高污染行业、油烟噪音扰民、影响历史风貌和城市景观等经营
场所严格监管。最后,加快简政放权。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紧密结合,审批环节全部精简到5个以内,登记事项压缩为3个工作日。
    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说,改革是一项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秩序的根本。不仅牵涉到市场准入,还涉及到
监管体制机制,甚至影响社会诚信体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纵观厦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一则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信息公示平台是厦门
此次改革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改革后的商事登记信息不仅向社会公示并可供查询,而且监管机制改革同样依赖该平台,实现监管无缝对接和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再者,坚持特区立法引领是厦门此次改革的重要根基。“充分发展特区立法权的优势,相应制度设计上既体现厦门特色,又赋予一定灵活性,从而保证此次商事制度改革于法有据,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提供法制保障。”
张灿民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8 07:43 , Processed in 0.07966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