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2015公务员时政热评:用多双眼睛看人选人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31 09: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年轻干部,以“不错”或是“不行”的模糊评价,来简单决定其“上下”,是不负责任的
    孟子见齐宣王纵论治国理政之事,谈及用人,这位“亚圣”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段话,说的正是选人用人要兼听兼采,才能识得真金、选出贤人。
    “用多双眼睛看人选人”,近日,中央召开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座谈会,中央领导提出“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切中了新时期年轻干部培养选任工作的要害。
    “知人善任”,善任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现在很多年轻干部,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各方面知识都很丰富,会说会写会办事,有心有力有干劲,这些都是优点。不过,他们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一些人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的“三门干部”,缺少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一些人把群众视为管理学上的对象,对群众感情不深、关切不够。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选人用人难,选用年轻干部,更难。
    对于干部年轻化,邓小平曾提出,“不是只讲年龄这一条,还要德才兼备。”“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对于资历尚浅的年轻干部,以“不错”或是“不行”的模糊评价,来简单决定其是“上”还是“下”,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对他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
    了解年轻干部,就像是交朋友,一个办法是走近他身边。带上“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观察他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他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他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就像《论语》中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个人还有什么能隐藏的呢?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干得好不好、德行廉不廉、操守严不严,群众心里有杆秤。对于选好人用好人,这是多么有用的资源、多么可靠的评价!“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到环境整治一线、重点工程现场、流动人口聚集区等,看一看实绩表现;走访一个社区、一家贫困户、一个联系村等,听一听群众声音。通过实地考察,增强直观认识,才能形成对一个年轻干部的客观评价。
    我们有民主推荐制度,有民意测评制度,有任前公示制度,这些都是畅通干部选任中民意表达的制度设计。现实中,一些地方选用年轻干部出了问题,也往往是由于忽视了群众的意见、屏蔽了群众的监督。或是急用现找、突击性、大规模提拔,或是拉郎配、拔苗助长、违规破格提拔,甚至是钻空子、找漏洞,搞“萝卜选用”“火箭提拔”。这几年,从湖南湘潭“连升多级”的27岁副县长,到广东揭阳“子承父业”的80后副县长,都是如此。其实,群众对那些有能力、有干劲、有激情的年轻官员,是信任和拥护的,年轻干部焦三牛等当年也曾引起争议,但民众了解了他们的成长历程与工作业绩后,对于他们的“进步”给予了认同,这就是一种民意基础。在选用年轻干部时,多几双眼睛看,多几双耳朵听,多几条腿走路,既是选人用人的责任,也是对年轻干部的保护。
    诗有言: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书有言: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不管对社会管理者还是对社会成员,选好人、用好人都十分重要。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坚持统筹把握、符合实际,坚持重在平时、注重民意,坚持严格标准、严守程序,就一定能把优秀的年轻干部培养好、选拔好,让他们成为我们事业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张
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9 11:40 , Processed in 0.0701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