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0

2015公考指导:模态命题对当关系推理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31 08: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模态命题对当关系推理在近年来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考试演绎推理部分占到一定的比例,主要考查的是模态命题的相互转化。
    与直言命题相似,模态命题“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和“可能非P”在真假方面存在着必然性的制约关系。
    1.矛盾关系
    “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其中,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另一个必真。二者既不可同真又不可同假。
    2.反对关系
    “必然P”和“必然非P”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其中,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一个假,另一个则真假不定。二者可以同假但不可同真。
    3.下反对关系
    “可能P”和“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是下反对关系。其中,一个假,另一个必真;一个真,另一个则真假不定。二者可以同真但不可同假。
    4.从属关系
    “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其中,“必然P”真,则“可能P”必真;“可能P”假,则“必然P”必假;“必然P”假,“可能P”则真假不定;“可能P”真,则“必然P”真假不定。
    “必然非P”真,则“可能非P”必真;“可能非P”假,则“必然非P”必假;“必然非P”假,则“可能非P”真假不定;“可能非P”真,则“必然非P”真假不定。
    可以用逻辑方阵表示如下图:
   

2427142960959213.gif

2427142960959213.gif

    根据上面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可以由一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推知其他三个模态命题的真假情况。
    示例: 已知“今天可能有风”为真,可推知“今天可能无风”真假不定,“今天必然无风”假,“今天必然有风”真假不定。
    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由一个模态命题的负命题确定与其等值的模态命题。
    示例: “并非他必然来”等值于“他可能不来”,“并非他必然不来”等值于“他可能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4 05:19 , Processed in 0.050468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