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专家指导:如何看待“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31 08: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看待“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文化强国”的五个标准:
    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激活,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发展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影响力。
    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竞争力大幅提高,占到GDP比重的8%到10%左右,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文化产业集团,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索尼等国际跨国文化传媒产业集团展开竞争,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引领潮流,在世界舆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既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的宏大文化人才队伍,同时也要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大师和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表达的文化艺术流派、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创新的生动活泼局面。
    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版权贸易长期以来逆差严重的尴尬局面,实现从国际文化贸易大国而转变为国际文化贸易强国的战略目标,与我国未来作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的地位相适应,在世界文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提出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各项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国际议题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状态的不利地位。
      “文化强国”的四大努力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改革管办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促使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和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更大程度地发挥全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发展的新格局,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混合经济的文化经济形态。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加快文化发展的法制化进程,逐步改变目前以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单一做法。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要求,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文化政策上升为法律,从法律的角度界定政府与市场、公民文化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关系,使文化发展和创新活力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我们遵循文化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同时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避免采取粗放发展的传统方式发展文化,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反对一刀切,不搞文化“大跃进”,从而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五千余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经使我们建立起民族的自信心。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我们同样能够创造文化建设的世界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6:49 , Processed in 0.04743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