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练习(3)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类似程度越高,影响力就越大。比如对某种良好行为规范大力宣传,往往会成为所谓的“磁心”,吸引人们仿效。下列做法中不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是:
    A.某地节水办告知那些用水量高的用户,他们的用水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邻居
    B.某森林公园设置告示牌,告知偷盗林木者将受到高出林木价钱10倍的罚款
    C.酒店在房间内放置标语,提醒客人大多数客人都不是每天要更换毛巾
    D.老师在墙报上贴小红花,表扬那些完成作业好、守纪律的小学生
    2.
蓄积器官是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这种器官叫作效应器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物中的铅经肺吸收后可转移并积存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所以铅的蓄积器官是肺
    B.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经人体的上呼吸道和气管吸入人体,并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和气管,所以上呼吸道和气管是蓄积器官
    C.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造成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蓄积,使人产生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所以神经系统是有机磷酸酯的效应器官
    D.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放射性核素对肝、脾损伤较重,引起中毒性肝炎,所以网状内皮系统是蓄积器官
    3.
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士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
    A.甲与乙积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已抓住口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
    B.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杀甲,结果保护了乙的生命
    C.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喊“警察来啦”,甲受惊吓不慎跌落路边河沟溺水身亡,乙安全无事
    D.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赌”,甲抓住乙搜身时,乙将甲打伤后逃离,甲未能得手
    4. 骨骼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房屋
    A.人体 梁柱 B.上肢 窗户
    C.关节 钢筋 D.肌肉 电梯
    5. ( ) 对于 大脑 相当于 资料 对于 ( )
    A.智力 书籍 B.记忆 硬盘
    C.细胞 图书馆 D.学习 阅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这道题需要选出的是“不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一项,只有B项是只针对偷盗林木者,不涉及其他群体,所以答案即为B项。
    2.D【解析】定义中表明毒物蓄积在体内的某个部分,对于该部分不一定显示毒作用。A项毒积存于人的骨骼而非肺中,排除。B项上呼吸道和气管吸入后,并没有蓄积。C项神经系统是乙酰胆碱的蓄积器官,而非效应器官,排除。所以答案为D项。
    3.C【解析】本题需要选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C项中间接导致甲死亡的,是围观群众,而围观群众并不是出于非法分割的目的,也没有对被害人甲使用武力,所以不属于偶然防卫。答案为C项。
    4.A【解析】骨骼是人体的一部分,而且是起支撑作用的那部分;只有梁柱是在中房屋起支撑作用的一部分,所以答案为A项。
    5.B【解析】记忆存储于大脑,而资料存储于硬盘,所以答案为B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4 17:29 , Processed in 0.05410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