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公务员行测之逻辑推理:S先生与P先生问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先生与P先生”问题,是 “猜帽问题”的发展。还是从大家熟悉的“猜帽问题”谈起:
    老师让三个同学坐在一条垂直线上,使甲可以看见乙和丙,乙可以看见丙但看不见甲,丙既看不见乙也看不见甲。让三个同学闭上眼睛,给他们每个人戴上一顶帽子,并告诉他们:至少有一顶帽子是白色的。等他们睁开眼睛,老师问甲戴的是不是白帽子,甲说不知
道。老师又问乙同样的问题,乙也说不知道。老师再问丙。丙说:知道了,我戴的是白帽子。问:丙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用朴素的形式逻辑的方法严格地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必须首先分析关于已知条件的信息与目标的信息。
    关于已知条件的信息是:
    甲、乙、丙中至少有一个人戴的是白帽子。(1)
    甲知道乙、丙戴的是不是白帽子。(2)
    乙知道丙戴的是不是白帽子。(3)
    甲、乙、丙都知道以上三点,而且都明白别人也知道。(4)
    甲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不是白帽子。(5)
    乙知道甲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不是白帽子。(6)
    乙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不是白帽子。(7)
    丙知道以上三点。(8)
    关于目标条件的信息是: 丙知道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可以认为,这个题目所包含的已知条件的信息有八条,其中有七个已知条件是
“知道”或“不知道”的问题。这八个信息缺一不可。甲和乙所回答的“知道”与“不知道”,包含着更重要的信息。丙就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推理的。
    这种推理模式,同计算机的发展关系极大。为了实现 "人—机" 对话,必须首先解决用计算机去理解自然语言的问题。于是,有关处
理“知道”类问题的“知道逻辑”应运而生了。“S先生与P先生”问题就是
“知道逻辑”的趣题。这类题目中出场的人是S先生和P先生。无疑他们也都是绝顶聪明的。对于他们来说,逻辑推理能运用自如。我们还假定,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
    对于逻辑,人们的反映常常截然不同。同样一个问题,有些人认为有趣极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既繁琐,又要动脑筋,令人头痛。你是前者,还是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5 12:21 , Processed in 0.06822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