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0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有真有假推理解题技巧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2: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的形式推理“有真有假”类题目与其他逻辑判断题目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的题目类型很多样,其中最大的特点是题目锁给出的条件真假不定,考生必须先判断条件的真伪,而后才能根据相应的规则做出答案。
    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很多考生对这类“有真有假”的形式推理题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其题目内容较为活泼,做题时并不觉得枯燥,就像是在做智力测验一样觉得有趣;恨是因为面对题目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觉得自己好像有思路,但是又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最终要么是忙了半天没结果,要么是有了答案没了时间。那么考生该如何在有限甚至是可谓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完成有真有假的题目呢?
    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是,在解题的时候不必全部判断真假,划定范围很重要。许多考生在做有真有假题的时候执着于将全部题设条件的真假判定清楚,之后才着手于答题。其实在很多题目中,并不需要判定真假,而是给真假划定个范围。
    例1:(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A卷-83题)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在这道题中,题目中说只有一个假的,那就是除了假的其他的都是真的。通过读题:乙说是丁作案,丁说不是丁作案;相信大家都可以判断出乙和丁中间一定有人说了假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假话得范围划定在乙和丁中间,从而我们知道甲和丙说的是真话,根据甲的话,可以得出并作案,而根据丙的话,可知丁作案,由此可以选择答案B。
    在这道题中,我们没有最开始就判断究竟谁假,而是通过划定假的范围,通过真实的信息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那么解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将真假的范围划定呢?
    一、 注重条件中的矛盾关系
    在例1中,我们之所以判定假话在乙和丁之间,就是因为乙和丁不可能同时为真也不可能同时为假,这种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情况就是逻辑中的矛盾。由于矛盾的存在,所以必须一真一假,由此就可以判断其余为真,从而可以利用这些真实的信息解析题目。矛盾关系在有真有假类得题目中非常的好用,我们可以再看道题。
    例2:
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解析:甲说都是团员,而丙说有人不是,而者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只有一假,可知乙丁为真,所以乙和丁都不是团员;由此可推出有人不是团员为真,即丙为真;所以可知甲说假话,选择A。
    二、反对关系要分清
    矛盾关系虽然好用,但是有些题目中是不存在矛盾关系的,这时候就要找一些其他的条件来用——反对关系是常用到的另一组关系——“所有人是团员”和“所有人不是团员”,这两句话不能同时为真,很多考生就想当然的认为二者矛盾,但是其实二者之间是反对关系。这里要跟大家强调的是,矛盾关系一定要非此即彼,即必须一真一假;“所有都是”和“所有都不是”虽然不同真,但是可以同假,所以不为矛盾,只能是反对。
    除了上面提到的“所有都”和“所有都不”之外,常用的反对关系还有“有的是”和“有的不是”。这组反对关系的真假关系是“可以同真,但是不能同假”
    例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 名工作人员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 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 仅有一人会使用 D. 不能确定
    解析:根据题目,三句话中只有一个为真;没有矛盾关系,但是1、2之间是反对关系,所以1、2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由此可以将真话的范围圈定在1、2之间,判断3必然为假。所以所长会使用计算机,可以判断1为真,2为假。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为假,其矛盾命题就是所有人都会,所以可以选A。
    在反对关系的应用上,要求大家一定要记牢两组反对关系的真假联系,可以简记为:两个有的,不能同假,至少一真;两个所有,不能同真,至少一假。
    矛盾、反对关系是我们解有真有假题目时常用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熟练掌握和应用会帮助我们快速的划定真假的存在范围,从而可以将部分信息确定,进而根据已确定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选择答案。
    三、注意条件真假之间的依赖关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关系,大家在解有逻辑判断真有假的题目时还有一个关系值得注意,即包容关系——如果“所有人都是党员”为真,那么“小明是党员”必然为真,那么“有人是党员”就为真——这就是说对同一主体的判定上,“所有”为真,决定了“某个”和“有的”也必然为真——这种真假上的依赖关系就是包容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2 17:56 , Processed in 0.05687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