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5|回复: 0

省考言语理解表达:谨防成语使用误区(2)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形近、音近易误,义近易混
    遇到形近、音近或义近类成语时,要注意从相近成语的相异语素去分析,找出其差别。(注: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1.形近、音近
    有些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而与之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却表示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他还有“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注意区分其含义。
    2.义近
    有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它们的用法仍有细微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者意义相近,但前者更偏向主动,后者更偏向被动。
    例题: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_____,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仆后继 B.勇往直前
    C.前赴后继 D.发奋图强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正确答案为“前仆后继”,干扰项是“前赴后继”。它们是形近成语,相异的语素是“仆”与“赴”。“仆”是倒下、牺牲的意思,“前仆后继”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赴”是奔赴、上去的意思,“前赴后继”是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根据“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横线处应填“前仆后继”。
    (二)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其特定的出处,或出于古代诗文,或出于寓言故事,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如果我们对成语意思不仔细辨析,不能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含义,只拘泥于其字面含义,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题:
    经过认真学习,他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解析】此处错将“文不加点”理解为了写文章不加标点的意思。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三)语义重复
    成语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若不注意将成语与句子语义进行比照,有可能就会造成成语含义和句子语义的重复。
    专家总结出三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语义重复情形:
    1.倘若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带有比喻性的成分,如“像”“如”等,一般就不再用选择带有比喻词成分的比喻性成语。
    2.某些成语不能与“令人”、“让人”搭配使用,因为其本身已经含有了“令人……”、“让人……”的意思,如“贻笑大方”、“动人心魄”等。
    3.有些成语中的某个语素已经包含了句子某方面的意思。
    例题1:
    华北解放军南下的主力,就像冲决堤坝的洪峰,_______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势不可当 B.势如破竹
    C.英姿飒爽 D.长驱直入
    【答案】A。【技巧点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势不可当”,迷惑项是“势如破竹”。这两个成语都表示来势迅猛,不能抵挡,但题干中已有比喻词“像”,故不能选“势如破竹”这个带有比喻词“如”的比喻性成语,而“势不可当”入句后可以跟比喻性成分搭配,恰合句意。
    例题2: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_____的苦衷。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难言之隐 B.言不尽意
    C.溢于言表 D.情非得已
    【答案】D。【技巧点拨】此题容易误选“难言之隐”。“难言之隐”意为难以说出口的隐衷,与后面的“苦衷”语义重复。
    (四)逻辑脱节
    使用成语应切合题干中论述的话题,如果在使用中背离了论述话题,就会造成语义逻辑上的脱节。
    例题:湖南行测真题
    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_____;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言之成理 矫揉造作     B.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C.有的放矢 言不由衷     D.言之成理 拖泥带水
    【答案】B。【技巧点拨】“言之成理”强调的是合理性,“有的放矢”是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言简意赅”强调语言的简洁准确,第一空中只有“言简意赅”与“简明扼要”在逻辑上相切合。同理,后一空中应填“矫揉造作”,恰好与“朴素、自然”相对应。因此,本题选B。
    (五)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语义较轻,有些成语语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信口雌黄”与“信口开河”,前者语意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轻,指说话不假思索,随口乱说。再如“暗箭伤人”与“含沙射影”,“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例题:浙江行测真题
    俄国的两位大作家,都情不自禁地对莎士比亚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屠格涅夫借批评哈姆雷特,对莎剧_____,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托尔斯泰就比较厉害,他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最猛烈的攻击,口诛笔伐,几乎把伟大的莎士比亚说得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屑一顾 一无是处      B.颇有微词 一无是处
    C.心怀不敬 体无完肤      D.嗤之以鼻 一塌糊涂
    【答案】B。【技巧点拨】根据“他的态度倒还像个绅士,总的来说还算温和”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批评的程度较轻的成语。而“不屑一顾”、“心怀不敬”、“嗤之以鼻”这三个词的语义都要比“颇有微词”重,所以第一空应选“颇有微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3:02 , Processed in 0.07101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