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九大方法破解片段阅读论证式真题(3)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假设推断法
    表假设关系的指示词对判断主旨的作用:“如果……就……”类,通常强调的是“如果”等后面假设的条件,与此相反的做法是作者提倡的,即文段的主旨;“即使……也……”类,属于让步性假设关系,通常强调的是“也”等后面表示转折的内容。
    例题8:国家行测真题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否定假设法,“如果”后的内容是作者反对的,故作者赞成的是政府不应轻易改变原有的政策,即政府应持续贯彻其制定的政策。本题正确答案为B。
    九、条件暗示法
    表条件关系的指示词对判断主旨的作用:
    “只有……才……”、“除非……才(否则)……”、“只要……就”类,一般强调的是“只有”、“除非”、“只要”后紧跟的内容,即条件部分;“无论(不论、不管)……都(总、还、也)”类,一般强调的是“都(总、还、也)”后面的结果。
    例题9:国家行测真题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案】D。
    【技巧点拨】文段的第二句为观点句,“除非”后的内容为作者所倡导的做法,即“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D项的表述与此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20:15 , Processed in 0.06147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