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回复: 0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确得天独厚,无比丰富,但我们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过度开发滥用,更不能将其当成赚钱和政绩的卖点与砝码。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敬重
肆意
    B.敬畏
肆意
    C.敬重
决意
    D.敬畏
决意
    2.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革命
了数字出版,也让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如果说数字出版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格局已经相对明朗。数字出版从内容与版权的角度在日渐
传统出版的领地,而电子商务渠道则将传统出版商绑在了电商大战的战车上,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血雨腥风中接受电商炮火的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衍生
鲸吞 肆虐
    B.催生
蚕食 蹂躏
    C.派生
侵蚀 践踏
    D.产生
占领 洗礼
    3.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
    B.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
数字符号信息
    C.《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
    D.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
    4.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学生占十二至十七岁人口比重,高收入国家为93%,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低收入国家为26%,最低收入国家为12%;大学生占二十至二十四岁比重,高收入国家为39%,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0%,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6%,低收入国家为3%,最低收入国家为2%.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平均年龄段所占比重,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
    B.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
    C.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D.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情况密切相关
    5.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 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
    “敬重”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从内心出发对其他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且带有一些害怕:“肆意”指任意、放纵地:“决意”指拿定主张、决计。根据原文,“我们”的对象是“历史”,是“文化”,它们都是事物,故第一空填“敬畏”。
    第二空中,与“过度开发滥用”相对应的应是“肆意”。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第一空,可从互联网革命与数字出版这一新生事物的关系着手,不能说
“革命”产生出“新生事物”,只能是“革命”促进了“新生事物”的产生。由此即可判断本题选>B>. 其他三项都有“产生”的意思。
    3.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先指出了天坛祈年殿、圜丘等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又谈到了《易经》中对于“九”字的释义。最后一句话总结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是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引申可知材料意在说明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字符号信息。所以B项正确。
    A项“审美”在材料中并不能得出;D项表述也有所偏差,“最高境界”无从得出;C项是结合题目表述本身进行的讨论,并非进行引申的言外之意,换言之,C项是表面主旨。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列举了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密切关系,但由此并不能断定两者中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根据原意,科学家使用的方法是增加一个类似雌蛾的捕网,来诱捕雄性飞蛾。而这个网不会“阻止”雄蛾,只会“扰乱”它对雌蛾的追踪。科学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害虫,而不是“控制”、“防治”、“捕捉”害虫。
    故正确答案为D.
    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确得天独厚,无比丰富,但我们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过度开发滥用,更不能将其当成赚钱和政绩的卖点与砝码。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敬重
肆意
    B.敬畏
肆意
    C.敬重
决意
    D.敬畏
决意
    2.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革命
了数字出版,也让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如果说数字出版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格局已经相对明朗。数字出版从内容与版权的角度在日渐
传统出版的领地,而电子商务渠道则将传统出版商绑在了电商大战的战车上,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血雨腥风中接受电商炮火的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衍生
鲸吞 肆虐
    B.催生
蚕食 蹂躏
    C.派生
侵蚀 践踏
    D.产生
占领 洗礼
    3.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
    B.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
数字符号信息
    C.《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
    D.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
    4.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学生占十二至十七岁人口比重,高收入国家为93%,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低收入国家为26%,最低收入国家为12%;大学生占二十至二十四岁比重,高收入国家为39%,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0%,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6%,低收入国家为3%,最低收入国家为2%.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平均年龄段所占比重,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
    B.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
    C.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D.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情况密切相关
    5.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 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
    “敬重”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从内心出发对其他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且带有一些害怕:“肆意”指任意、放纵地:“决意”指拿定主张、决计。根据原文,“我们”的对象是“历史”,是“文化”,它们都是事物,故第一空填“敬畏”。
    第二空中,与“过度开发滥用”相对应的应是“肆意”。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第一空,可从互联网革命与数字出版这一新生事物的关系着手,不能说
“革命”产生出“新生事物”,只能是“革命”促进了“新生事物”的产生。由此即可判断本题选>B>. 其他三项都有“产生”的意思。
    3.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先指出了天坛祈年殿、圜丘等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又谈到了《易经》中对于“九”字的释义。最后一句话总结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是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引申可知材料意在说明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字符号信息。所以B项正确。
    A项“审美”在材料中并不能得出;D项表述也有所偏差,“最高境界”无从得出;C项是结合题目表述本身进行的讨论,并非进行引申的言外之意,换言之,C项是表面主旨。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列举了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密切关系,但由此并不能断定两者中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根据原意,科学家使用的方法是增加一个类似雌蛾的捕网,来诱捕雄性飞蛾。而这个网不会“阻止”雄蛾,只会“扰乱”它对雌蛾的追踪。科学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害虫,而不是“控制”、“防治”、“捕捉”害虫。
    故正确答案为D.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确得天独厚,无比丰富,但我们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过度开发滥用,更不能将其当成赚钱和政绩的卖点与砝码。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敬重
肆意
    B.敬畏
肆意
    C.敬重
决意
    D.敬畏
决意
    2.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革命
了数字出版,也让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如果说数字出版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格局已经相对明朗。数字出版从内容与版权的角度在日渐
传统出版的领地,而电子商务渠道则将传统出版商绑在了电商大战的战车上,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血雨腥风中接受电商炮火的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衍生
鲸吞 肆虐
    B.催生
蚕食 蹂躏
    C.派生
侵蚀 践踏
    D.产生
占领 洗礼
    3.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
    B.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
数字符号信息
    C.《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
    D.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
    4.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学生占十二至十七岁人口比重,高收入国家为93%,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低收入国家为26%,最低收入国家为12%;大学生占二十至二十四岁比重,高收入国家为39%,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0%,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6%,低收入国家为3%,最低收入国家为2%.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平均年龄段所占比重,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
    B.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
    C.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D.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情况密切相关
    5.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 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
    “敬重”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从内心出发对其他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且带有一些害怕:“肆意”指任意、放纵地:“决意”指拿定主张、决计。根据原文,“我们”的对象是“历史”,是“文化”,它们都是事物,故第一空填“敬畏”。
    第二空中,与“过度开发滥用”相对应的应是“肆意”。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第一空,可从互联网革命与数字出版这一新生事物的关系着手,不能说
“革命”产生出“新生事物”,只能是“革命”促进了“新生事物”的产生。由此即可判断本题选>B>. 其他三项都有“产生”的意思。
    3.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先指出了天坛祈年殿、圜丘等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又谈到了《易经》中对于“九”字的释义。最后一句话总结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是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引申可知材料意在说明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字符号信息。所以B项正确。
    A项“审美”在材料中并不能得出;D项表述也有所偏差,“最高境界”无从得出;C项是结合题目表述本身进行的讨论,并非进行引申的言外之意,换言之,C项是表面主旨。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列举了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密切关系,但由此并不能断定两者中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根据原意,科学家使用的方法是增加一个类似雌蛾的捕网,来诱捕雄性飞蛾。而这个网不会“阻止”雄蛾,只会“扰乱”它对雌蛾的追踪。科学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害虫,而不是“控制”、“防治”、“捕捉”害虫。
    故正确答案为D.
    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确得天独厚,无比丰富,但我们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过度开发滥用,更不能将其当成赚钱和政绩的卖点与砝码。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敬重
肆意
    B.敬畏
肆意
    C.敬重
决意
    D.敬畏
决意
    2.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革命
了数字出版,也让电子商务强势崛起。如果说数字出版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格局已经相对明朗。数字出版从内容与版权的角度在日渐
传统出版的领地,而电子商务渠道则将传统出版商绑在了电商大战的战车上,让其在一次又一次的血雨腥风中接受电商炮火的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衍生
鲸吞 肆虐
    B.催生
蚕食 蹂躏
    C.派生
侵蚀 践踏
    D.产生
占领 洗礼
    3.北京天坛祈年殿、圜丘的各层组排,均是以天阳之数“九”及其倍数呈扇环形展开的,即由内层至外层分别为九、一十八、三十六……这个天阳之数“九”来源于《易经》乾卦的“九”,如《易经·乾》“上九,亢龙有悔”,即言“九”为阳数之极,此时为阳之亢极。神圣的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寓含着崇尚天阳的信息,这是《易经》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国古代建筑体现着功用、审美的特点
    B.我国古代建筑蕴藏着一种
数字符号信息
    C.《易经》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符号信息
    D.我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境界暗含符号信息
    4.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学生占十二至十七岁人口比重,高收入国家为93%,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低收入国家为26%,最低收入国家为12%;大学生占二十至二十四岁比重,高收入国家为39%,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0%,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6%,低收入国家为3%,最低收入国家为2%.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平均年龄段所占比重,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
    B.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
    C.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D.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情况密切相关
    5.春天,雌蛾会发出一种气味,能将远在几百米外活动的雄蛾吸引过来。科学家们析取了这一气味物质,用此来
雄蛾对雌蛾的追踪,并诱使它们飞进所设的捕网。这是一种 害虫的有效的新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测
控制
    B.阻止
防治
    C.促成
捕捉
    D.扰乱
消灭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
    “敬重”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态度:“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从内心出发对其他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且带有一些害怕:“肆意”指任意、放纵地:“决意”指拿定主张、决计。根据原文,“我们”的对象是“历史”,是“文化”,它们都是事物,故第一空填“敬畏”。
    第二空中,与“过度开发滥用”相对应的应是“肆意”。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第一空,可从互联网革命与数字出版这一新生事物的关系着手,不能说
“革命”产生出“新生事物”,只能是“革命”促进了“新生事物”的产生。由此即可判断本题选>B>. 其他三项都有“产生”的意思。
    3.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先指出了天坛祈年殿、圜丘等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又谈到了《易经》中对于“九”字的释义。最后一句话总结祈年大殿用“九”及其倍数排列,是符号学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引申可知材料意在说明我国古代建筑中蕴藏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数字符号信息。所以B项正确。
    A项“审美”在材料中并不能得出;D项表述也有所偏差,“最高境界”无从得出;C项是结合题目表述本身进行的讨论,并非进行引申的言外之意,换言之,C项是表面主旨。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列举了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密切关系,但由此并不能断定两者中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根据原意,科学家使用的方法是增加一个类似雌蛾的捕网,来诱捕雄性飞蛾。而这个网不会“阻止”雄蛾,只会“扰乱”它对雌蛾的追踪。科学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害虫,而不是“控制”、“防治”、“捕捉”害虫。
    故正确答案为D.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确得天独厚,无比丰富,但我们要对历史对文化心存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过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5 11:57 , Processed in 0.08043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