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0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三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1: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心经心]
    精心——注重指用心用力,常作状语、定语,一般不作谓语,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经心——指留心、当心、在意,常作谓语,一般不作状语和定语。如:他这个人大大咧咧,干什么事都似乎不大经心。
    [眷恋眷念]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如:《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如: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几乎简直]
    二者都是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强调。其区别是:
    “几乎”表示相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如“在小村子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简直”还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深,如“今日的洞庭湖,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缀成的崭新世界”。
    [基于鉴于]
    都是介词。“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如“鉴于上次比赛中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继而既而]
    “继而”是状态副词,表发生的两件事紧紧相接,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既而”是时间副词,表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走在了攀登
    泰山的征途上”。
    [径直径自]
    都是副词。“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问断,如
“放学后,他径直到文化广场去了”。“径自”指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不听师长的劝告,径自离校出走,长达两个月之久”。
    [渐渐慢慢]
    二者都是副词,都表示不迅速。不同的是:“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的逐步增减,如“过了清明节,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了”。“慢慢”重在表示速度的缓慢,如:“别急,让我慢慢把话说完”。
    [绝然决然]
    二者都是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同的是:“绝然”有断然、绝对的意思,如“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最后一个”。“决然”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形容很坚决,如“决然返回”;一种是表示必然、一定,如“东张西望,道说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究竟毕竟]
    二者都表示终于、到底,副词,在表示判断时,两者可以互换。其区别是:
    “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究竟”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如“他想到门口看个究竟”。“毕竟”是“终于、最后”的意思,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如“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尽管不管]
    二者都表示偏正关系,用于偏正复句的偏句中。 其区别是:
    “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与“都、总”呼应。
    “尽管”肯定的是一个特定情况,后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但不能用疑问代词;“不管”是排除一切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
等,但不能用指示代词。此外,“尽管”还可单独使用,相当于“只管”。例如:“他们的愿望尽管是好的,却是不可能实现的。”“不管他从事的事业重要还是不重要,他都不失为一个值得赞扬人物。”
    [考察考查]
    考察——表示实地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目的质。如:考察南极。
    考查——以一定的标准去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是追本溯源。如:考查业务。
    {旷费旷废}
    旷费——侧重于浪费,涉及的对象多为时间。如:旷费时日。
    旷废——侧重于荒废,涉及的对象多为学业。如:旷废学业。
    [况且何况]
    二者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都是连词。其区别是:
    “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即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止,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且”
没有这种用法。如 “上海地方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得到他呢?”“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何况写文章。”
    [滥用乱用]
    滥用——指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乱用——指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
    [力行厉行]
    力行——努力实践,不能带宾语。如:身体力行。
    厉行——严格实行,要求带宾语。如:厉行节约。
    [利害厉害]
    利害——①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②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如:这人非常利害/天热得很厉害。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与利害②相同)
    [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等传下去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适应对象比“流传”广,不限于事迹、作品,还可以是其他具体的、抽象的事物。如:父亲留传下来的遗产,不仅有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
    [年轻年青]
    年轻——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60岁的人比70岁的人年轻。
    年青——是指年龄相当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并只能用于青年。从语法角度看,“年青”一般作定语,而“年轻”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
    [偶尔偶然]
    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其区别是:
    “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如“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
    “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如 “他偶然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同学”。还可以构成“偶然性”。
    [启用起用]
    启用——开始使用。如:启用印章。
    起用——重新任用。如:起用退休干部。
    [清净清静]
    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情意情谊情义]
    情意——指心意、感情,即真心实意,相待很好。用于一方对另一方。“情意”可与深厚、难忘、热烈等词搭配。如:深厚的情意/难忘的情意/热烈的情意。
    情谊——指交情、友谊,用于两方相互之间。“情谊”可与阶级、革命、深、长等词搭配。
    情义——指感情的联系,多用于亲戚、朋友间。“情义”可与有、无、朋友等词搭配。
    [祛除驱除]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祟等)。如:祛除病魔/祛除疑虑。
    驱除——指赶走、除掉(人或动物)。如:驱除蚊虫/驱除敌人。
    [权力权利]
    权力——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一切权力归人民。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他的权力太大。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如:男女平等的权利。
    [启事启示]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这篇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岂但不但]
    都是连词,都可表示递进关系。“岂但”多用于书面语,常带有反问语气;“不但”书面语、口语都常用,不带反问语气。“岂但”常与“也”“还”“又”“更”等搭配使用;“不但”除了能与以上副词搭配,还可与“而且”“反而”“反倒”等搭配使用。如:“这本书要的人可多了,岂但你们几个。”“他不但有科研头脑,而且有实干精神。”
    [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如: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仍旧仍然]
    二者都是情态副词,都指照旧,常可以互换,只是“仍然”语气略重一些。其主要区别是:“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如“他虽然遇到许多困难,可是意志仍旧那样坚强”。
    “仍然”除有“仍旧”的意思外,还有原来的想法、做法不改变,即“还是”的意思,文言色彩较浓,如“掌柜的也仍然同平时一样,笑着对他说话”。
    [审定审订]
    审定——经过审查之后作出决定。如: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声明申明]
    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施行实行]
    施行——指法令、法规等发生效力。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实行责任制。
    [时势时事]
    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如:时事政治。
    [实验试验]
    实验——实地验证,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熟悉熟习]
    熟悉——知道得清楚。如:熟悉情况。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如:要熟习业务。
    [树立竖立]
    树立——侧重指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立起新人、新事、新风尚。“树立”多用于褒义,对象多是抽象的好的事情。如:树立典型/树立新风/树立信心。
    竖立——侧重指在地上或物体上把一些物体直立起来。“竖立”是中性词,对象都是具体的。如:竖立碑石/竖立旗杆/竖立井架。
    [顺序顺叙]
    顺序——排列的先后次序。
    顺叙——写作上的术语,指记事、写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尚且姑且]
    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
    “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如“为了人民,流血尚早不惜,更别说流这点汗了”;“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如“我这里有两间房闲着,你们姑且在这里住着”。
    [甚很最至极]
    这五个词都是程度副词,用法上有不少相同之处。不同的是:
    “甚”和“很”意义相同,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未达到顶点,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浓,后者口语色彩浓,如“形势甚急”“病情很严重”。
    “最”和“至”的意义相同,都表示达到了顶点,只是语体色彩不同,“最”口语色彩强,“至”富有文言色彩,如“太阳最红”,“此问题至关重要”。
    “极”作副词时,表示最高的程度,如“极平常”“极少数”“好极了”等。
    [虽然固然]
    二者都是转折关系的连词,表示先承认原来的意思,接着转到另一方面去,常跟“可是、但是、然而、却”等连词搭配,常可以互换。其区别是:
    一个主谓词组加上了“虽然”,它的独立性就丧失了。如果只说“他年纪虽然小”,意思就没有结束,必须接着说“干劲可大了”,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虽然”有时还可以单说“虽”。
“固然”与“虽然”等义,可以互换,还可单用“固”,不与其他连词连用,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表示“本来、当然”的意思,如
“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不行,浪费也大大失算”。
    [题名提名]
    题名——写上名字。如:金榜题名。
    提名——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
    [统率统帅]
    统率——动词,统辖率领。如:统率三军。
    统帅——名词,统领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如:三军统帅。
    [退化蜕化]
    退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后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如:功能退化/最错误的见解是误认为白话为古文的退化。
    蜕化——本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
    [推卸推谢]
    推卸——不肯承担(责任、任务、义务等)。如:推卸罪责。
    推谢——借故推辞(礼物、邀请、荣誉、重任之类)。如:委以重任,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你不该推谢。
    [推脱推托]
    推脱——推卸。如:推脱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如:他推托病了,不肯来。
    [通过经过]
    二者都可作介词。“通过”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如“通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同学们提高了认识”。“经过”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他情况发生变化,如“他经过长期的研究、试验,终于出色地掌握了果树嫁接技术”。
    [违反违犯]
    违反——指对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等的不遵守。
    违犯——指对宪法、刑法、社会秩序等的违背和触犯。
    [委曲委屈]
    委曲——事情的底细。如:告知委曲。
    委屈——因冤枉而难过。如:受委屈。
    [污辱侮辱]
    污辱——指玷污,可指当面的,也可指背后的。
    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一般是当面的。
    [消逝消释]
    消逝——消失。如:残霞消逝了。
    消释——解除。如:误会消释了。
    [心酸辛酸]
    心酸——心里悲痛。主谓结构。
    辛酸——比喻痛苦、悲伤。并列结构。 [形式形势]
    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内容和形式
    形势——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形势大好。
    [形迹行迹]
    形迹——举止和神色。如:形迹可疑。
    行迹——行动的踪迹。如:行迹不定。
    [学力学历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向来从来]
    二者都是副词,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都一样。其区别是:
    “向来”是一向的意思,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如“但他向来看得官场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严酷”。
    “从来”表示从开始到现在都如此,强调的语气较重,用于肯定或否定句都可以,含有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语气,如“他从来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向到]
    二者都可以介绍行动的处所,都是介词。其区别是:
    “向”既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又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介绍的对象可以指人,所带的宾语常常是名词或代词,如“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手榴弹投向敌人”。
    “到”只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用于完成式句子时,可以加助词“了”,如“他滑到了与人民为敌的边缘”。
    [预定预订]
    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如:预定计划/预定时间。
    预订——预先订购。如:预订机票。
    [义气意气]
    义气——看重情谊而替人担当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重义气、讲义气。
    意气——①志向、趣味和性情。如:意气相投。②意气和气概。如:意气昂扬。③偏激、任性的情绪。如:纯属个人意气。
    [营利盈利]
    营利——指主观上谋求利润。如:不能只图营利,不顾信誉。
    盈利——赚钱,侧重于客观上获得利润,也作名词。如:企业只有盈利,才能发展。
    [业已已经]
    相同点: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不同点:“业已”是公文用语,书面语体色彩浓;“已经”可用于口语,也可作一般书面语。
    [一齐一起]
    “一齐”指同时或全部,如“所有的机枪一齐扫射”。“一起”表示一块或同一处所,或表示同时,应用范围广,如“与人民大众站在一起”。
    [一直一向]
    二者都是副词,都有表示重复或连续的作用,都可作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其区别是:
    “一直”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如“自上小学以来,他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因此因而]
    二者都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如“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如“藏的敌人比公开的敌人更难识破,因而也更危险”。
    [因为由于]
    二者都是连词兼介词,都可表示原因,作连词时,都可连接分句。“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和“因此、因而”搭配;“由于”可以同“因此、因而”搭配。“因为”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由于”不能。作介词时,都可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介宾短语,放在主语的后面或前面。在口语里,“因为”比“由于”常用。如“他今天不能来上班,因为他病了”“由于工作太忙,因而照顾不了孩子”。
    [由于自从]
    二者都是介词。其主要区别是:
    “由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相当于“因为”,如“近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又出现了计算机化学”。
    “自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有关的时间,表示时间的起点,如 “自从处死了这个大贪污犯后,其他贪赃枉法现象也减少了许多”。
    [悠然俨然]
    二者在结构上相似,都以“然”为词缀,但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悠然”指悠闲的样子,如“悠然自得”“悠然神往”。“俨然”可以形容庄严,如“四叔俨然地站着”;可以形容整齐,如“屋舍俨然”;可以形容很像,如“这孩子说起话来俨然是个大人”。
    [与和跟同及以及并]
    这七个词都是连词,但其具体用法和意味不完全相同。
    “与”是从文言里继承过来的,因此,口语中用得较少,但在文章的标题及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文学与出汗》”等。
    “和”“跟”“同”都是现代口语里的词,用法大致相同。“和”用法最普遍,文章里最常见。“跟”在北京话里用得比“和”更多。“同”流行在华中一带,书面上多作介词。
    “和”
“同”“跟”“与”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介词。一般说来,从两个方面来判定:一是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对调,对调后基本意义不变的是连词;前后两个部分不能对调,对调后意义跟原来不同的是介词。二是如果是介词,它的前边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果是连词,它的前边就不能插入别的成分。
    “和”“跟”“同”“与”可以连接名词,也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用“和”“跟”“同”“与”连接的动词或形容词往往作宾语、主语、定语,不大作谓语。
    “及”和“与”一样,也是口语里不大用的,可它跟“与”的意味不同。它本来有“由此及彼”的意思,它所连接的两头显然有主要和次要或先和后之分,因此它所连接的两部分不能颠倒过来。“及”也不能用“与”来代替,“及”常常跟“其”或“其他”连用。
    “以及”的作用相当于“和”,但又有区别。它和“及”一样,所连接的两边前一部分总是主要的。但“以及”的用法又比“及”广泛些,它不但能连接名词,也能连接动词、短语和句子。
    “并”专用来连接动词,或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有进一层之意。
    [与其宁可]
    二者都有把两件事加以比较,衡量得失,选取其中的一件的意思,都是连词。其主要区别是:
    “与其”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宁可”相当于“宁愿”,有“宁愿”的意味,常和“决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如:“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地见着你,还不如不见你。”“他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亏广大人民群众。”
    [以至乃至甚至]
    这三个词都是连词,都能连接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层进关系,指明范围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可接上“于”。“以至”强调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到、直到、一直到”的用法,还能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结果。“乃至”比“以至”强调的程度重,多用于书面语,如“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敬仰他”。“甚至”强调的程度跟“乃至”相同,其后面加“连”组成“甚至连”时,强调的意味比“乃至”重。“甚至”还可以作副词,如“他激动得甚至说不出话来”。
    [侦察侦查]
    侦察——为弄清作战情况而进行活动。如:敌人正进行火力侦察。
    侦查——为确定犯罪事实或犯罪人而进行调查。如:侦查经济案件。
    [征候症候]
    征(一声)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如:病人有好的征候。
    症(四声)候——病情,病状。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致病治病]
    致病——使得病。如:查明致病原因。
    治病——治疗疾病。如:治病救人。
    [制定制订]
    制定——定出。如:制定计划(强调不得变更,必须执行)。
    制订——创制拟定。如: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强调经过草拟修订)。
    [终身终生]
    终身——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来说。如:终身大事。
    终生——一生,多就事业来说。如:奋斗终生。
    [中止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
    终止——结束,停止。如:演奏终止。
    [暂且姑且权且]
    三者都是副词。“暂且”有姑且、暂时的意思,表示发生这种情况是暂时的,重在强调时间短暂,稍稍带有让步的意味。如“主任不在,让小丁暂且顶一下,你看怎样”。“姑且”有先、不妨的意思,表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就一下,以后再作结论,重在强调让步。如“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权且”有暂时只能的意思,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这样。如“校长不在,会议权且由杨老师代替参加”。
    [左右上下]
    二者都是助词,用在数词或者数量词后面,表示约数。“左
右”“上下”前面的数目必须是确定的,不能是约数,同时数词或者数量词前面一般不用“约““大约”等副词。但是“上下”不表示时间的约数,而“左右”可以。如“九点钟左右,江津号颤抖着起航了”“王大爷看上去也就是七十岁上下的年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05:50 , Processed in 0.0853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