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9|回复: 0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点线面三合一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及2011年结束实验的政法干警等公职考试“常识判断”的复习,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方法,虽然“法无定法”,但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常识判断”“备考策略”,本文中将介绍以“点”穿“线”铺“面”的常识判断备考策略。
    所谓以“点”穿“线”铺“面”,指的是每道常识题考查的都是一个“点”,每个考过的知识点不会重复出现,但相关的知识点可能会在考查的范围之中。我们把每个考过的“点”外其他选项及其“背后”相关的多个“点”穿起来就成了一条“线”。而无数个“点”积累、穿起来的“线”就铺开成了“常识判断”复习、备考的“面”——广度、厚度。下面以真题为各位考试讲解。
    【例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出自(    )。
    A.《三国志》
    B.《论语》
    C.《中庸》
    D.《道德经》
    【答案】A。
    这是一道省考题中考查的名言名句,考查其出处:《三国志》——陈寿。我们应该把这个“点”背后相关的知识点深挖:
    (1)《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2)《论语》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3)《中庸》中的精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道德经》的作者、思想及主张等有哪些?
    (5)“四书”指的是什么?——《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孟子》和《大学》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其主要思想及主张有哪些?
    (6)“五经”指的是什么?——《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7)“六经”指的是什么?——《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春秋》
    (8)“六艺”指的是什么?——礼、乐、射、御、书、数。
    【例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
    A.《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B.《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尚书》、《礼记》、《论语》、《孝经》
    【答案】C。
    虽然一道名言名句的考查只涉及到一个“点”,但有心的考生朋友应该把上述题目涉及到的相关“点”穿成一条“线”,这样的复习才是有效的复习。如果遇到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第125题的话,那对有所“准备”的考生朋友来说无疑成了一道“送分题”,轻而易举作答。
    很多情况下常识判断一个知识“点”的考查背后其实是无数个“点”的支撑和可能今后考查的范围。考生朋友应该把提到的上述多个“点”都穿起来,穿成一条条“线”。无数条“线”积累、铺开就成了“常识判断”备考的广度和厚度。希望考生在复习“常识判断”时,以“点”为切入点,养成由此及彼,串“点”成“线”的好习惯,进而达到常识
“面”的积累,让常识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和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1:28 , Processed in 0.04621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