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0: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题型综述
    常识即基础知识,常识判断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平时生活中对社会百科知识涉猎的广泛程度,即常说的考查知识面广不广。常识判断的内容包罗万象,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横向上来说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等诸多学科领域,时间上从古至今,从无生命物质到人类,从自然到社会,无所不包。因为这部分考查的是应试者平时对身边周围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积累的程度,题目所涉及的大多是大家都有所了解的内容,因此不存在专业歧视。
    这部分试题要求应试者对一些事物间的联系依据具备的常识作出判断,需要应试者对常见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以及某一现象发生、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归纳、推理。题目的一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题干给出一个常识性的现象,备选项提供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四种原因,要求考生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来;另一种是单纯性的知识测试,要求考生对题目涉及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常识判断的题型有不定项选择、多项选择、单项选择等,不定项选择难度最大,多项选择次之,单项选择相对来说难度最小。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全部采用不定项选择,2003年则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而2004年和2005年则全部采用单项选择,难度系数是逐年降低。估计以后仍然会采用难度系数较低的单项选择,但在题目数量、考试内容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上则会比较灵活,如以单选的形式出多项选择的题目,后面有相关论述。
    鉴于常识不依赖于任何一门具体的专业知识且涉及面广,所以常识判断题的解答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知识积累,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对于基础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以及历史人文常识要能巩固掌握,对于社会中的新事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要通过多看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熟悉,比如新出台的改革措施、计算机技术和基因技术的新进展等等。从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这部分的命题情况来看,涉及法律基础知识的题目所占比例明显提高,这与国家的大政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要达到一定的知识积累,在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但考生却可以通过在备考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迅速补充、掌握一些知识,最大程度地达到考试的要求。
    二、2002年—2006年试题内容结构变化趋势
    从2002年开始,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科的考试分A、B两张试卷进行。A、B两类试卷的主要区别在于题型、题量以及具体的考试内容有所不同。
    2002年
    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总题量130道,常识判断共有40题,占总题量的4/13。出题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方面面,而且全部是不定项选择题,难度相对较高。2002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总题量要比A卷多出10题,共140道,常识判断部分45题,占总题量的9/28。也是全部采用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A卷和B卷考试题目的具体的内容,有部分重合。常识判断在试卷中位置为第四部分。
    2003年
    2003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和B卷,总题量都是130道,常识判断题量较大幅度地减少,A卷和B卷都是30题,占总题量的3/13。出题的形式出现了变化,把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分开,变成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20题,多项选择题10题,这种变化,可以说大大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尽管A卷,B卷题量一致,但是试题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重合部分减少。另外一个新变化是将这种题型在试卷中的位置从2002年的第四部分调整到2003年的第三部分。
    2004年
    2004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A卷和B卷题量仍然与往年保持一致。总题量比2003年少了5道,变成125道。常识判断部分变动仍然比较明显。首先是将常识判断部分更名为“基础知识”;其次,这部分题量进一步减少到20道,仅占总题量的4/25,比重明显减少。内容也出现较大变动,2004年试卷完全取消了多项选择题,20题全部为单项选择,这样进一步降低了这一部分的考试难度。基础知识(常识判断)在2004试卷中的位置又回到了第四部分。
    2005年
    2005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A卷和B卷题量和结构继续保持一致。由于2004年考生的成绩普遍偏高,2005年加大了考试的难度,不仅在试卷结构上作了调整,而且,在考试时间120分钟不变的基础上,题量也有所增加,总题量由2004年的125题增加到2005年的135题。基础知识重新更名为常识判断。题目的数量和形式没有变化,仍然是20题单项选择,占总题量比重4/27。常识判断在2005试卷中的位置,保持第四部分不变。
    2006年
    根据2006年公务员考试大纲,本部分没有变化,考查的范围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其中,主要偏重于法律和政治,占60%左右,其次是行政制度及管理占15%左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占10%左右,人文、科技约占15%。下面的表格供大家参考,以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近几年的变化趋势。
    2002年—2005年常识判断题内容结构变化趋势
    年份对比项目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题量变化趋势 A卷40题。
    B卷45题。 A、B卷一致,30题。 A、B卷一致,20题。 A、B卷一致,20题。占总题量比重 A卷4/13
    B卷9/28 A、B卷一致,3/13 A、B卷一致,4/25 A、B卷一致,
    4/27题型变化趋势 A卷不定项40题
    B卷不定项45题。 A、B卷一致
    单项选择题20题;多项选择题10题。 A、B卷一致
    单项选择题20题。 A、B卷一致
    单项选择题20题。在试卷中位置 第四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
    历年试题类型统计
    年份类型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知识点 数量 知识点 数量 知识点 数量 知识点 数量常识判断 政治 3 政治 8 政治 7
政治 2法律 6 法律 6 法律 3 法律 14经济 3 经济 2 经济 1 经济 2管理 14 管理 7 管理 — 管理 2人文 4 人文 4 人文 5 人文
—科技 10 科技 3 科技 4 科技 —
    从近几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的情况来看,常识部分的考试定位已经非常明确,发展趋向也很清晰,即第一,取消多项选择题的考查;第二,考查的知识面扩大,不会有偏难、偏怪的题目出现;第三,侧重对法律知识的考查,大约占常识部分比重的50%。
    三、解题技巧点拨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平时注意对知识的积累,考前强化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二是在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题干和备选项。
    具体方法有:
    1排除法
    当确定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去同存异法
    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项作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要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3印象认定法
    即考生根据印象的深刻程度来选择答案。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选择项后,对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那些似曾相识的内容必然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
    4比较法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选项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5猜测法
    如果运用上述方法还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就可以通过猜测来选择答案,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17:28 , Processed in 0.04853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