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回复: 0

四川公务员行测常识备考:生活常识怎么用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我们看看两个关于必然性推理的例题:
    1、所有成都人都是四川人;所有成都人都喜欢打麻将;有些四川人喜欢吃火锅。如果以上断定成立,那么下列哪项能够推出?
    I.有些四川人不是成都人
    II.有些四川人不喜欢吃火锅
    III.有些四川人喜欢打麻将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II和III
    对于这道题,往往有些考生会根据常识直接选D,这就有问题了。这道题属于三段论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熟悉“所有A是B”、“有些A是B”等句式的推理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句式当中的“A”和“B”的具体意义,我们是不需要知道的,也就是说,有些考生通过“所有成都人都是四川人”,理解当然地推出“有些四川人不是成都人”,是不对的,因为在我们不利用常识的前提下,还有一种可能:“成都人”和“四川人”的两个相同的集合!抛开常识,严格按照题意推理,只有句III是成立的,正确答案选C。
    2、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云南人,两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古典音乐欣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该寝室中所有的人,那么,该寝室中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这道题与容斥原理有关,正常的解题思路是,用文氏图(圈圈)把题中各个概念表示出来,问最少人数就把圈圈们尽量叠在一起(容),问最多人数就把圈圈们尽量分散放好(斥)。有些考生可能会说:“这么说就简单了,答案不是选D吗?!”如果这么想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两个数据都错。先是最少人数,虽说是尽量“容”,但注意条件中的字眼:两个人”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只“选修了古典音乐欣赏,都是”只“,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的人是不能“叠在一起”的,最少人数是5。再看最多人数,虽说是尽量“斥”,但注意: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大家都应该知道,黑龙江人属于北方人吧,因此最多人数是8。好,现在问题来了:在上一道题,我们要“装作”不知道成都人只是四川人的一部分,而来到这道题,我们又得明白黑龙江人就是北方人的一部分,这叫我们考生们该如何是好?考生们注意了,两题的区别在于:第1题题目本身就在描述概念之间的容斥关系,而且没有提及数量,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句式的推理规则上;第2题则是强调每个概念(集合)里的元素数(人数),关于它们的容斥关系,我们需要自己动手画图梳理,就得用上常识。
    3、下派干部中:有三个人是到基层锻炼过的,四个是山东人,两个是济南人,五个是研究生学历。以上情况涉及了开现场会的所有人员,其中济南人不是研究生学历。那么,开现场会的全部人数是:
    A.最少5人,最多12人
    B.最少7人,最多12人
    C.最少5人,最多14人
    D.最少7人,最多14人
    这道题与第2题题型一致,知识点相仿,在这里就不详细写解题过程。最后再补充两句,以往某些考生看完了这些题目之后仍然处于疑惑状态,特别是对于第1道感到很纠结,在此专家告诉考生,这些争议性比较大的题目,现在出现的概率已经小了,只要我们把相关的知识体系给扎扎实实的掌握了,绝大部分在考试当中出现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另外还有一点,像第2、3题这类型题目,历年公务员考试的出题人都没有把”湖北人“设置成为条件,为什么呢?很简单,关于湖北人,应该定义为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历来存在争议,真拿“湖北人”来出题的话,可能要纠结的考生就更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1:56 , Processed in 0.05924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