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7|回复: 0

北京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行测常识考试中对于综合能力考察进一步加强,要求广大学员知识范围更加广泛,尤其是很多题目涉及到诗词歌赋,给考生肯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为大家第一时间讲解梳理行测常识判断中有关诗词歌赋的试题,以便广大学员清晰的去了解感受行测常识判断模块。
    下列诗句按其所描写节日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②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③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④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A. ④②③①
    B. ①④③②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解析】①项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即春节。②项诗中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③项描写吃粽子,即端午节。④项中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正确顺序为春节、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故选B。
    其中①项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诗中描写祝贺友人春节愉快的情景。②项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此诗以细腻、敏锐的笔触,描写了边塞表面安宁,内含干戈杀伐之气的独特景象;记叙了重阳节日里,边廷豪迈粗犷的庆祝活动;表现了诗人安不忘危的谨慎和苦中作乐的洒脱的精神境界。③项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
    ④项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这首诗是写在路途中,因景生情,抒发对君主的怀念之情。
    下列加点词语在古代和现代含义相同的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端,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解析】 选项A中的“交通”指的是交错相通。选项B中的“烈士”指的是志向远大的英雄。
C选项中的危急与今义相同。D选项行李指的是出行的人。因此本题选C。
    其中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龟虽寿》。C.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端,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其实这些题都是以诗词歌赋为背景进行考核,更说明了在未来走向的一种趋势即更加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更加要求广大学员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绝不以原来复习方式,生硬的去记忆拿高分,需要大家更加耐心,而非功利化,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看多读传统文化相关方面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13:32 , Processed in 0.04935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