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18)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2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 )。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基本矛盾不同
    C.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D.意识形态的不同
    2、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解析:
    1.C。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生产关系。
    2.B。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3.一般考生对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金、木、水、火、土”去解释世界的本原这一特点是了解的,但具体化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有的考生就难以理解了,最容易当作“多元论观点”来判定,因此而错选A。实际上这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故选D。
    4.D。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是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劳动就是人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发展史也就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史,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其他三项,即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发展史,都是由劳动所决定的,理解了劳动的历史,也就理解了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的历史。
    5.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时,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可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所以A项正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所以B项正确;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只能减少相对剩余价值,C错;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是绝对剩余价值,所以D项错误。因此,答案为A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21:17 , Processed in 0.05700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