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 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
”盗牛者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
这个寓言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
A.小事小节是可大可小的问题 B.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C.质变是由量变生成的 D. “小节不慎,大节难保”
【解析】答案为A。“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盗牛者的回答直接揭示了大偷始于小偷这
一道理,这与B、C、D所要表达的如出一辙。另外,据文中所言,偷针者被游街,可见偷针这一小事并 不是小问题。
【例题2】不抵抗主义我向来很赞成,不过因为有些偏于消极,不敢实行。现在一想,这个见解实
在是太谬,为什么?因为不抵抗主义面子上是消极,骨子里是最经济的积极,我们要办事有成效,假使
不实行这主义,就不免消费精神于无用之地。我们要保存精神,在正当的地方用,就不得不在可以不 必的地方节省些。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没有消极,就没有积极。
以上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A.我赞成不抵抗主义的理由
B.不抵抗主义貌似消极,实则积极
C.积极与消极其实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哲学词汇而已
D.要成功必须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做最重要的事情
【解析】答案为B。本文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主旨,“这就是以消极为积极:没有消极,就没有积 极”。这里的“这”指代“不抵抗主义”。故选B项。
【例题3】佛教虽提倡超凡脱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离开人间,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财神爷,看来,爱财之心,根除也难。据佛经上讲,佛祖释迦曾接受过龙女的布施一颗价值三千大世界的珠宝,释迦马上让她立地成佛。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佛教也不能免俗
B.爱财之心,人之常情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爱财之心
D.面对财宝,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完全免俗
【解析】答案为D。作者的观点经常掩藏在转折词的后面,此题就是如此。作者的观点在“但”后
面,即“(佛教)到底不能离开人间,所以它也并不能完全免俗”。虽然A、D都提到了“免俗”,但文段是 针对“爱财”的,所以答案A不合适。
阅读时特别要注意“但”、“但是”、“然而”等转折词。表示转折意义的词语前一般是铺垫,词 ,语后才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例题4】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
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 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
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
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
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
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
【解析】答案为D。根据题目所给语段,我们将选项逐一代入原文中对照:
A项的内容在第一句中就可以完整地找到,B项的内容隐含在语段的第二句话中,第三句正好体 现了
C项的内容,只有D项不能从文中找到,所以D项符合题意。
【例题5】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是最易被保存下来的,因为保存动植物遗体的必要条件是
快速掩埋,而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其他东西能够被快速掩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动植物遗体很容易在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中保存下来
B.只有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动植物的遗体才能被保存下来
C.淤泥不断淤积的海洋、河流乃至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
D.只要被快速掩埋,动植物遗体就能被保存
【解析】答案为A。选项中过于绝对的选项往往是不正确选项。我们通过分析来论证。(1)B、D
两项的关联词是“只有”、“只要”,用词较为绝对,根据选项的信息,比较原文与选项,可以看到:B项在
原文中的意思是“最易保存”,显然是歪曲偷换了原意;D项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快速掩埋”,是保存的 必要条件,偷换了范围。(2)
C项强调“海洋、河流、湖泊是保存动植物遗体的最佳环境”,而材料只说 明了海洋、河流、湖泊适于保存动植物的遗体并未说明是否是最佳环境,所以C项应被排除。
【例题6】由于“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交线非常复杂,对焊接技术的要
求和难度都非常高。那些经过培训、优中选优的焊工们,不但优质高效地如期完成了任务,而且在“鸟
巢”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了自己的名字。用管理人员的话说,让无数普通焊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
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微小痕迹——也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
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让建设者留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
B.对于建设者来说,就是要抬头挺胸签下自己的名字
C.建设者签名,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D.普通焊工在奥运工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解析】答案为C。“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焊工们的选择“经过培训、优中选优”,正是突出了其
“要求和难度都非常高”。在如此“和别的建筑不同”的“鸟巢”上留下自己的微小的一笔,无非是借此表达对奥运的重视和对历史的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