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2016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模块练习题含详解(16)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
民族主义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民族主义的界定。现代民族观念和现代民族主义都发源于西方。在西方向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扩张中,东方国家整合与弘扬自身的民族传统与民族文化并吸取西方现代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观念,将来自西方的思想意识和本土的精神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唤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发起了反对西方统治和掠夺的民族主义运动,从而缔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东方世界的全新的东方。
    下列观点不能直接从以上文字中推出的是()。
    A. 东西方的民族主义都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
    B. 东方民族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吸取了西方现代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观念
    C. 东方民族主义建立在东方民族意识觉醒的基础上
    D. 东方民族主义是反对西方统治和掠夺的民族运动
    27.
全球化成为今天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不意味着人们关于它的任何谈论都是合理的或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常常出现的情况倒是:一个问题是成为讨论的焦点,人们关于它的谈论就越模糊、越混乱,问题的实质就越容易被疏忽和遮蔽。仅就字面而言,全球化是一个无主语的模糊概念,包含了“成为全球性的”、“扩展到全球范围”、“上升到全球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一个整体”、“着眼于全球范围进行思考”、“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等多种含义。经合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化”这个术语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下列表述符合这段文字原意的是()。
    A. 人们熟知某一话题,意味着人们对它的理解都是清楚的
    B. “全球化”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
    C. “全球化”主要描述了1985年以来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
    D. “全球化”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熟知并明确把握的一个概念
    28.
广义的对话的目的是寻求“对于相关主题的真正理解”,即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到对于具体问题的“视界的融合”,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
    根据这段话,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对话是为了消除误解和差异,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达到平等协调统一
    B. 对话是为了更好地彼此沟通,建立友谊
    C. 对话是对于不同具体问题的不同理解的自由表达
    D. 对话是为了寻求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理解和阐释,但并不否认差异的存在
    29.
我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体悟或自己对某种社会政治观念的信仰而自由地选择某种立场和倾向的史学理论,然后努力向前挖掘,我们必定会形成一种逻辑上较为一贯的理论“体系”(内在体系),也就可以在史学领域展开切实的交流和论辩等,推动史学理论走向健康有效的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以上段落中三个画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如果那么从而 B. 假如那么无疑
    C. 虽然但是从而 D. 尽管但是因而
    30. 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很强,被学校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尽管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依次填入以上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委派不为所动推却 B. 委任不为所动推诿
    C. 委派游兴盎然推却 D. 委任游兴盎然推诿
   
    参考答案和详解
    26. A【解析】选项B、C、D可直接从对应的原文中找到出处,只有A项不能从原文直接推出。
    27.
B【解析】由原文首句“全球化成为今天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不意味着人们关于它的任何谈论都是合理的或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可知A、D项与原文不符。由“‘全球化’这个术语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www.gkz6.net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可知C项错误。由“全球化是一个无主语的模糊概念……”可知B项符合文意。
    28.
D【解析】由原文“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可知A项错误。B项文段未提及,予以排除。由原文“对话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可知D项正确,C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9.
A【解析】根据句意可知,第一空和第二空应填入表假设关系的一对关联词,排除C、D项。第三空应填入顺承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从而”“无疑”都表示因果顺承关系,但是“无疑”表示因果关系过于绝对,排除B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30.
C【解析】委派,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委任,派人担任职务。①句未明说学校是派王晓华去担任某职务,故应选“委派”。根据②句句意,很显然应选择“游兴盎然”。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推却,拒绝推辞。根据③句语境,应选“推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6 18:32 , Processed in 0.04120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