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年来,我国许多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资源环境工作者呼吁: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让山变绿,水变清,是采取坚决措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了。
除了以下( )说法外,其他说法都从不同方面对批评者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A 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把宝贵的木材用来做一次性筷子,实在是莫大的浪费。
B 1998年的特大水灾不但与天气有关,也与多年的滥砍滥伐有很大关系。
C 森林和各种绿色植被对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 保护森林不能只保不用。合理使用,适量采伐,发展林区经济,才能促进保护。
2、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如同一部机器,各个部件各有功能,其正常运转是由部件和总体性能决定的,能快不快就会浪费机器,盲目求快就会损坏机器。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过热
B 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
C 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过慢
D 和谐社会的创建依赖经济发展
3、①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2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而在全是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
②所以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③如果从红色的房间移到蓝色的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
④因此,色彩学家建议室内装修以使用米黄色为佳。
这段话中,有问题的一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1913年5月,芜湖地区又发生(哗变)事件,胡开文遭到抢劫,店铺被焚,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从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替换括号内的词语,使原句的意思保持不变。( )
A 突变
B 混乱
C 叛变
D 狂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段批评者批评的是“使用一次性筷子”这一现象,能支持其观点的应该是阐述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A、B、C三项分别从不同方面叙述了作为一次性筷子原材料的树木如果受到太大砍伐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D项则强调了“合理使用,适量采伐”的好处,并不能支持批评者观点。故正确答案为D。
2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该句为“总分”结构,先将国民经济比作机器,说明“其正常运转是由部件和总体性能决定的”,然后从“快”“慢”两方面来具体论证。选项B中的“协调发展”是对文段“其正常运转是由部件和总体性能决定的”的同义替换,为正确答案。选项A、C分别对“盲目求快就会损坏机器”和“能快不快就会浪费机器”进行同义替换,不全面,予以排除。选项D和谐社会的创建文段未曾提及,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①是讲颜色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②是讲颜色与人的体温的关系,两者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用“所以”,应改成表并列关系的"另外"或"而且"。故正确答案为B。
A、C、D选项都表述正确,没有问题。
4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替换能力。
“哗变”指(军队)突然叛变;“突变”指突然的或急剧的变化;“混乱”指没条理、没秩序;“叛变”指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或投到敌对的一方去;“狂躁”指非常焦躁,不沉着。由此可知,“叛变”与“哗变”词义最接近,且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