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冲刺练习题(3)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漠孤烟、长城峰燧、丝绸古道、帝王陵寝、潇洒源头、葡萄美酒、古寺梵音、戈壁驼铃、敦煌艺术、雪域风情、峨眉风光、丽江古城、三峡风光……
    无不引人入胜。就资源而论,文物古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果处理不好,破坏了文物,也破坏了旅游资源,就会两败俱伤。因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首先,旅游业是经济产业,而旅游本身却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有时比经济效益更重要。其次,文物单位搞旅游,一定要适度,不可越出自己的容量。丽江去年接待了280万游客。这个数字太惊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说:“当游客的人数超过了一处古迹的承受能力时,就难以使文物保护工作达到作为世界遗产所要求的标准。”试想,敦煌莫高窟的洞窟面积那样狭小,又不通风,如果几十人往里挤,那将是个什么局面?对壁画肯定是灾难。故宫在旅游高峰期曾一天接待12万人次。游客摩肩接踵,这哪里是参观博物馆?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限制,不仅文物受到破坏,对参观者也是一种愚弄。第三,缺乏管理的文物单位,不可贸然开放旅游。如楼兰古城、尼雅遗址,没有全面发掘清理,甚至有文物暴露于地表,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贸然开发旅游,其后果可想而知。第四,在文物景点,防止乱拆乱建。美国洛杉矶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官员去年到泰山参观时“大吃一惊”,因为他在那里发现了“缆车、废弃物和唯利是图的商业行为”。在外国人感到吃惊的地方,我们都习以为常。在文物景点架缆车、建商店甚至游乐设施,破坏景观,污染环境。总之,实施文物旅游时,一定要注意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文物保护放在首位。保护好了文物,也就保护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
    11、文物单位接待游客要适度,文中举出的不适度的例子是( )。
    A. 丽江去年接待280万游客,敦煌一个石窟里一下子挤进了几十人
    B. 丽江去年接待280万游客,故宫高峰期一天接待了12万人
    C. 敦煌一个石窟里一下子挤进了几十人,故宫高峰期一天接待了12万人
    D. 泰山上居然有缆车,在文物景点居然建立商品和娱乐设施
    12、美国洛杉矶文物保护官员游泰山时“大吃一惊”,说明了( )。
    A. 泰山上真的有车,人们登山览胜便利多了
    B. 文物旅游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喜人
    C. 泰山在旅游高峰游人严重超量,使人很扫兴
    D. 文物景点上乱拆乱建现象相当严重
    13、假定下列旅游方式在参观文物景点时都是实际存在的,请根据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推断作者不赞成的一组旅游方式是( )。
    ①在国家森林公园坐缆车鸟瞰湖光山色
    ②在八达岭坐缆车游览长城,将长城内外的风光尽收眼底
    ③游客乘敞篷汽车进入曲阜的孔林参观游览
    ④坐直升机盘旋于江河源头,观赏那里的奇异风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根据文意,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要协调进行
    B. 西部文物古迹丰富,要大力发展文物古迹旅游
    C. 开展文物古迹旅游时,文物保护要放在首位
    D. 开展旅游不仅要看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15、以下选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是( )。
    A. 旅游发展对文物破坏极大
    B. 文物古迹是旅游业重要资源
    C. 在发展旅游中注意保护文物
    D. 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参考答案及解析
    11.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秋季)第66题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文物单位搞旅游一定要适度,然后举了丽江去年接待280万游客和故宫一天接待12万人作为负面例子讲述旅游不能超出自己的限度,B项正确。
    敦煌一个石窟里一下挤进去几十人是“试想”,并不是真实的例子,所以AC不选;泰山有缆车,文物景点建立娱乐设施是为了说明“在文物景点,防止乱拆乱建”而举的例子,D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12.正确答案是 D
    来源 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秋季)第67题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文物景点,防止乱拆乱建”这一保护措施,所以从另一个方面,通过这个例子也看出了泰山上文物景点乱拆乱建现象相当严重,D正确。
    文物保护官员游泰山大吃一惊的原因是看到泰山有“缆车、废弃物和唯利是图的商业行为”,而不是因为泰山有车,登山便利,也不是因为有人超量,所以AC都错;B项“喜人”明显与文章意思相反。
    故正确答案为D。
    13.正确答案是 A
    来源 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秋季)第68题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说“在文物景点架缆车、建商店甚至游乐设施,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可知作者是反对旅游景点修建缆车的,所以①②都不是作者赞成的游览方式。
    “乘敞篷车”、“坐直升飞机”等在文中都没有提到,所以不能推断是否不赞成。故正确答案为A。
    14.正确答案是 B
    来源 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秋季)第69题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中说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应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并且“保护文物刻不容缓”,所以B项“大力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与文意不符。
    根据“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就会两败俱伤”可知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要协调进行,A对;根据“在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可知文物保护要放在首位,C对;D项是对文章第三段第二句的同义转换,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15.正确答案是 C
    来源 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秋季)第70题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材料首先提出在旅游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这一个观点,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讲述了如何保护文物。C项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当选。
    材料重点不是在说旅游发展对文物的破坏有多大而是在说如何保护文物,所以A不选;B项没有点出“如何保护”之意;D项没有点出“在旅游发展中”。故正确答案为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7 01:14 , Processed in 0.038322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