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漠孤烟、长城峰燧、丝绸古道、帝王陵寝、潇洒源头、葡萄美酒、古寺梵音、戈壁驼铃、敦煌艺术、雪域风情、峨眉风光、丽江古城、三峡风光……
无不引人入胜。就资源而论,文物古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果处理不好,破坏了文物,也破坏了旅游资源,就会两败俱伤。因此,在旅游业高速发展中,保护文物刻不容缓。
首先,旅游业是经济产业,而旅游本身却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有时比经济效益更重要。其次,文物单位搞旅游,一定要适度,不可越出自己的容量。丽江去年接待了280万游客。这个数字太惊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说:“当游客的人数超过了一处古迹的承受能力时,就难以使文物保护工作达到作为世界遗产所要求的标准。”试想,敦煌莫高窟的洞窟面积那样狭小,又不通风,如果几十人往里挤,那将是个什么局面?对壁画肯定是灾难。故宫在旅游高峰期曾一天接待12万人次。游客摩肩接踵,这哪里是参观博物馆?这种情况如不加以限制,不仅文物受到破坏,对参观者也是一种愚弄。第三,缺乏管理的文物单位,不可贸然开放旅游。如楼兰古城、尼雅遗址,没有全面发掘清理,甚至有文物暴露于地表,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贸然开发旅游,其后果可想而知。第四,在文物景点,防止乱拆乱建。美国洛杉矶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官员去年到泰山参观时“大吃一惊”,因为他在那里发现了“缆车、废弃物和唯利是图的商业行为”。在外国人感到吃惊的地方,我们都习以为常。在文物景点架缆车、建商店甚至游乐设施,破坏景观,污染环境。总之,实施文物旅游时,一定要注意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文物保护放在首位。保护好了文物,也就保护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
11、文物单位接待游客要适度,文中举出的不适度的例子是( )。
A. 丽江去年接待280万游客,敦煌一个石窟里一下子挤进了几十人
B. 丽江去年接待280万游客,故宫高峰期一天接待了12万人
C. 敦煌一个石窟里一下子挤进了几十人,故宫高峰期一天接待了12万人
D. 泰山上居然有缆车,在文物景点居然建立商品和娱乐设施
12、美国洛杉矶文物保护官员游泰山时“大吃一惊”,说明了( )。
A. 泰山上真的有车,人们登山览胜便利多了
B. 文物旅游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喜人
C. 泰山在旅游高峰游人严重超量,使人很扫兴
D. 文物景点上乱拆乱建现象相当严重
13、假定下列旅游方式在参观文物景点时都是实际存在的,请根据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推断作者不赞成的一组旅游方式是( )。
①在国家森林公园坐缆车鸟瞰湖光山色
②在八达岭坐缆车游览长城,将长城内外的风光尽收眼底
③游客乘敞篷汽车进入曲阜的孔林参观游览
④坐直升机盘旋于江河源头,观赏那里的奇异风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根据文意,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保护文物与发展旅游要协调进行
B. 西部文物古迹丰富,要大力发展文物古迹旅游
C. 开展文物古迹旅游时,文物保护要放在首位
D. 开展旅游不仅要看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15、以下选项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是( )。
A. 旅游发展对文物破坏极大
B. 文物古迹是旅游业重要资源
C. 在发展旅游中注意保护文物
D. 保护文物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