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5|回复: 0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冲刺练习题(9)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甲: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5 月 19 日)
    乙: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5
年 3 月 21 日)
    丙: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1 月 18 日—2 月 21 日)
    丁: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1 月 18 日—2 月 21 日)
    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 1 月 18 日—2 月 21 日)
    己: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力求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小平《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1987年3月27日)
    9、甲段中“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中的“这样”指的是( )。
    A. 有的放矢的态度
    B. 实事求是的态度
    C. 从实际出发,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
    D. 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10、对文中重点语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段中“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与乙段“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所指内容相同
    B.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在甲段指“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在己段中则指“中国的国情”
    C. “实事求是”中的“求”与戊段中的“加工”语意相同
    D. “实事求是”中的“是”,即规律性,即戊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真理”
    11、对文中部分语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条件关系复句
    B. “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是并列关系复句
    C.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是转折关系复句
    D. “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是转折关系复句
    12、根据文章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为“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
    B. 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是一脉相承的
    C. 由两位领导人的论述可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由来已久,纵贯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
    D. 两位领导人的论述都使用了严谨科学的书面语和生动活泼的口语
    13、民族主义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民族主义的界定。现代民族观念和现代民族主义都发源于西方。在西方向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扩张中,东方国家整合与弘扬自身的民族传统与民族文化并吸取西方现代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观念,将来自西方的思想意识和本土的精神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唤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发起了反对西方统治和掠夺的民族主义运动,从而缔造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东方世界的全新的东方。
    下列观点不能直接从以上文字中推出的是( )。
    A. 东西方的民族主义都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
    B. 东方民族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吸取了西方现代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观念
    C. 东方民族主义建立在东方民族意识觉醒的基础上
    D. 东方民族主义是反对西方统治和掠夺的民族运动
    14、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呢?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都会 。
    A. 迎刃而解
    B. 不攻自破
    C. 烟消云散
    D. 销声匿迹
    15、社会生活中的消费市场是体现市场理念的重要领域之一。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是厂家、商家毋庸讳言的责任,客户至上也是一种无可置疑的营销理念,但“客户是上帝”确是一种普遍的偏见。因为消费者与消费提供者之间一方付出了金钱,另一方提供了相应的产品,或者说一方提供了服务,另一方当然要付出等值的带价。从本质上说,这里面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论述“客户是上帝”的观念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局限
    B. 介绍新的消费理念比“客户是上帝”更具合理性
    C. 说明人们生活中习惯性的消费观念并非都是正确的
    D. 强调消费者与厂家、商家是平等的交易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9.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代词指代题,一般遵循就近寻找的原则。回到原文寻找,“这样”应指代上文中提到的“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D项体现了这个意思。A、B项原文没有提到,D项说法太过片面,故正确答案为C。
    10.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根据文段提出的年代不同可以推测出,甲段中“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主要指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而乙段中“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不但指国内的革命工作,而且指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两者所指内容不同,A项说法错误。B项中甲段中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在甲段中指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在己段中的“实事”指“中国实际”,即中国的国情,正确。“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戊段中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是指要把“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拿来研究,与“求”意思相同,C项正确。“实事求是”中的“是”指即规律性,戊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的“真理”指事务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两者意思相同,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11.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此题是语句理解题。
    A项“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单句,不是复句,故A项错误;B项“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是因果关系复句,原因在后,故B项错误;C项“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是选择关系复句,故C项错误。D项中的“并”和“就”表转折,故正确答案为D。
    12.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推断题。
    根据所给材料,(甲):“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可知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是一脉相承的,故B正确,A错误。C项说法错误,上述论述并未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D项说法错误,“生动活泼的口语”并没有看到。
    故正确答案为B。
    13.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是细节判断题。
    材料中论述的是民族主义这个概念和东方民族主义的特点,并没有提及东西方民族主义概念产生的时间,所以不能推出A项,选A。
    B项由原文“东方国家整合与弘扬……理论观念”可推出;C项由原文“逐步唤起了民族意识……全新的东方”可以推出;D项由原文“发起了反对西方同志和掠夺的民族主义运动”可以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A。
    14.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成语填空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题干表达的是凡是多追问几句,虚妄的学说自然能随之被破解。“不攻自破”不用进行攻击,自己就会溃败。所以B选项符合语境。
    ”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材料中并没有说主要问题、其他问题;“烟消云散”比喻事物全部消失;“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都不符合题意,所以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15.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中的“意在”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但‘客户是上帝’确是一种普遍的偏见”表转折,后文介绍“消费者”与“消费提供者”两者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两者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材料主要通过对“客户是上帝”这一普遍偏见进行解说,来说明客户与厂商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D项表述表明文段主旨。A项内容在文中并未提到;B项表述错误,文中并未介绍“新的消费理念”;C项属于过度推断,有点脱离文段,所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7 01:13 , Processed in 0.05259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