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一般直径为1毫米的尼龙丝,可以吊起100公斤的东西,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可以吊起一辆满载的卡车!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 尼龙的强度 B. 尼龙的用途
C. 尼龙的神奇 D. 尼龙、棉花和羊毛的比较
2、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表明,我们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所以迫切地需要这样的奖项来让大家接触文学。这其实和每年我们对诺贝尔文字奖的关注相类似,这种关注正是说明,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越来越陌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公众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
B. 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前所未有
C. 公众对于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高
D. 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缺乏了解
3、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是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A. 人需要有门排除外界干扰,以提高脑子的思考力
B. 人需要有门,使自己不受拘束,自主地生活
C. 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有赖于门做一些必要的回避
D.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4、TOM集团在公告中称“确认现时并无有关拟收购或变卖的书面或口头共识或协议”、“确认目前并无任何有关收购或变更的商谈或协议”需要依据上市规则予以公开。
根据这句判断,TOM集团有关收购的协议( )。
A. 目前是不公开的 B. 目前是公开的
C. 目前不能确认有无 D. 确认目前已经有了
5、饱经20世纪沧桑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争取、也不必要妄想取得与当年歌德相当的成就,但是绝不应该因为自己难以望其项背而 。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愧疚不已 B. 自惭形秽 C. 捶胸顿足 D. 痛悔不堪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主要讲的是”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第一句说“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然后具体举例阐述尼龙的强度,属于总分结构,主旨句为“总”的部分,即第一句。所以材料主要讲的是尼龙的强度,A正确。
BCD都不是材料主要讲述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A。
2.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意在”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通过“我们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越来越陌生”这两句话可以推断出,作者认为我们对文学的现状和作品缺乏了解,因此D项表述正确。
A项为干扰项,与A相比,D项表述得更为全面具体。B、C两项无法从材料中推断出来。故正确答案为D。
3.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中大部分在描述“门”,但其实作者是希望通过“门”来写“人”,通过最后一句“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可知,人是有思想感情的,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A选项中“以提高脑子的思考力”是错误的,文段中所指的目的是独立空间,故排除A选项;B、C选项只是片面的表达文段中的观点,故排除;只有D选项抓住关键点进行阐述,认为人是有感情的,需要自己的独立天地。故正确答案为D。
4.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材料提取主干是,TOM集团“确认并无协议”需要依据上市规则予以公开,意思是:按照上市公司规则,TOM集团没有任何协议是必须披露的。至于到底有关谈判、协议或者共识到底有没有,那是并不确定的,所以C项正确,D错误。“公开与否”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来,所以A、B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5.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成语填空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填空。
本题从关键词“但是”入手,表明后面应该与“妄想成就”的意思相反。“自惭形秽”是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与本题语境符合。
A项“愧疚不已”形容十分惭愧和内疚,句中并无内疚之意,排除A项。C项“捶胸顿足”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中国知识分子”作主语程度过了,故排除。D项“痛悔不堪”所含的“悔”也与句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