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4|回复: 0

2016国考言语理解表达高分冲刺练习(10)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短文 回答4、5、6题)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无线电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4、“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
    A 物质的耗费
    B 精神的耗费
    C 使用
    D 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5、“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分别所指的是( )。
    A 消费者和物质产品
    B 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C 运用知识的人和精神产品
    D 读书、授业等和论著、设计等
    6、本文的论题是( )。
    A 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 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 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 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
    4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文章首先指出“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接下来对这两种“消费”进行比较和说明,在最后一段作者点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由此可知,“消费”在本文中并不是“耗费”的含义,而是特指“使用”。故正确答案为C。
    5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由文章首段最后一句话可知,“生命载体”指读书、授业等,而“非生命载体”则是论述、设计等。故正确答案为D。
    6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在“消费”上的不同,说明了知识的使用价值具有再生性特点;第二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的属性的不同,说明了同一种知识在使用上,具有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的特点;第三段表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由此可知,文章主要介绍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A、D项未抓住文章主体词“知识的使用价值”,C项对文章主旨进行了引申,不合题干要求,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7 01:14 , Processed in 0.04801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