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回复: 0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表达练习(7)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6.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探讨手工制品被标上高价现象的合理性
    B.分析高价的手工制品在如今备受青睐的原因
    C.阐述手工制品流行与怀旧风蔓延的关系
    D.说明手工制品与工业时代的机器制品的区别
    57.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是否对亚洲汽车公司有利,现在还很难估计。通用汽车继克莱斯勒之后申请破产保护,丰田和现代等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无疑会因此受益。现代汽车公司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今年第一季度现代和起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创新高,达到了7.5%。不过,随着美国汽车市场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重组时期,通用汽车公司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风险。在更远的将来,规模缩小后的通用汽车公司竞争力将会提高,对亚洲的汽车公司来说,它可能会是一个更难对付的对手。
    对本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A.通用申请破产可能使世界汽车市场重新洗牌
    B.通用申请破产令亚洲汽车公司喜忧参半
    C.要辨证地看待通用申请破产保护这一问题
    D.规模缩小后的通用将是亚洲车企最难对付的对手
    58.安定的住房,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第一步。城市如果要让生活更美化,就要从让每个人都住有所居开始。但住房问题又是城市最大的挑战,“房荒是城市特有的问题”。恩格斯1872年的名著《论住宅问题》就提出住房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从而产生住房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反差。住房短缺是一种典型的“城市病”。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住有所居是尊严的前提,幸福的基础
    B.住房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C.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是相伴而生的
    D.住房短缺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病”
    59.随着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同时,儿童自我结构的日趋稳定,使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内部价值标准和信念体系,以及外部情境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是:
    A.自我结构是儿童调整自己行为的依据之一
    B.儿童对社会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反映出自身的社会自我
    C.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使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
    D.儿童的自我结构和判断社会交往情境的能力几乎同时发展
    60.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②①④⑥③ B.③④①⑤②⑥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②①④⑥
   
    参考答案及解析
    56.【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由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品入手,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文段主要探讨的不是手工制品被标上高价是否合理,而是高价的手工制品为什么会备受青睐,即B选项。
    57.【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论述的是通用申请破产对亚洲汽车企业的影响。文段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一是亚洲汽车企业会因此受益;二是规模缩小后的通用将成为亚洲汽车企业一个更难对付的对手。B项完整、准确地概括了这些内容。选项D只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且“最难对付”这一说法也不准确。A、C项均未提及通用破产对亚洲汽车企业的影响。
    58.【答案】D。解析:A项只是文段的引子,以此引出城市的住房问题,它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文段并未提及住房问题的解决,故排除B。C项说的是“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未能与城市的住房问题相联系,过于笼统,排除。本题答案选D。
    59.【答案】C。解析:文段中“同时”前后的句子为并列关系,“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并不能推出“儿童的自我结构趋向稳定”这个结果,故C项不合文意。
    60.【答案】C。解析:⑤句句首出现指示代词“这”,不能放段首,排除A。⑤句开头的“这种关系”对应③句句尾的“关系”,故⑤句应紧接③,排除A、B。①句与⑤句形成顶真结构,④、②、⑥分别是对①句“谅解、定势、求美、求新”心理因素的分析,故顺序为⑤①④②⑥,本题选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7 05:50 , Processed in 0.05310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