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6|回复: 0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练习(9)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羞怯的人对批评非常敏感,批评让他们觉得己不如人。此外,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称赞。一个羞怯的人会以这样的话语来回答他人的赞美之词:“你这么说只不过是想让我感觉好点罢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不理会自己所受到的称赞
    B.他们也因别人的称赞而感到高兴
    C.他们也很难因别人的赞美而觉得高兴
    D.他们也很容易因别人的赞美而觉得难过
    2、岁末年初,一场“泄密风波”突如其来,包括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天涯社区等数家知名网站的用户信息外泄,在网上曝光的用户信息条数过亿,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泄密事件”。一时间,短信、电邮、网站弹窗纷纷发出警示,强烈建议用户修改密码,“今天你改密码了吗?”俨然成为网民之间的问候语。“谁来保护我的信息安全”成为公众的揪心之问。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须予以重视
    B.知名网站的信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C.及时修改密码是保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D.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普遍担忧
    3、毋庸置疑,并非所有的新闻内容都能借助网络流行语传播,尤其是在政府的新闻宣传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更加理性、客观、审慎。一些网络流行语更多地停留在嘲讽、抱怨的层面,一定程度上发泄了个人或者青年群体对时代和社会现象的不满。如果政府在新闻宣传中引用这类网络流行语,不仅不利于引导青年合理表达诉求,更无助于社会有序解决问题,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诱发群体情绪,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一些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不够理性客观
    B.新闻报道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C.政府的新闻宣传不应该使用网络流行语
    D.网络流行语有好有坏良莠不齐
    4、“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的人群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据测算,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到2013年将降低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升。
    根据上述文字,对“人口抚养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口抚养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B.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越高,“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C.“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D.劳动力供给越充分,“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5、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或假设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测试其表现状况,看能否经受这些市场变量突变所带来的压力。银行压力测试就是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压力测试主要关注极端情况下所发生的风险
    B.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C.压力测试是一种有助于考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健性状况
    D.压力测试能有效避免或降低极端风险对银行带来的冲击
   
    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是 C ,
    来源 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73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33370次,正确率为82.79%,易错项为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填空。
    分析横线处后面的句子,由“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称赞”可知,羞怯的人不会因为称赞而高兴,故首先排除B项。由此也可知他们没有不理会自己所受到的称赞。也可排除A。分析前后语句,前面说羞怯的人对批评敏感,后面说又认为不值得称赞,言下之意空格处的内容就是有别人称赞,根据最后的语句可以总结出,称赞会让他们感到局促,所以换句话就是他们也很难因别人称赞而感到高兴。故正确答案为C。
    由羞怯的人对别人赞美的回答“你这么说只不多是想让我感觉好点罢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容易因为别人的赞美而难过。所以D项也错误。
    考点语句填空
    2、正确答案是 D ,
    来源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37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7984次,正确率为46.37%,易错项为 A
    解析 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陈述著名网站用户信息外泄这一事件,最后一句在用“揪心”来说明网民对该事件的反映。所以材料概括为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非常担忧,D选项正确;A、C选项是对材料的过度引申;B选项没抓住重点。
    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表面主旨题
    3、正确答案是 A ,
    来源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45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6958次,正确率为38.60%,易错项为 C
    解析 据提问知该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材料从新闻宣传,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的角度说明了网络流行语存在的问题,所以指出网络流行语不足的A选项正确;B、C选项太绝对;D选项材料没提到,材料只网络流行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提到网络流行语本身的“良”、“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细节判断题
    4、正确答案是 C ,
    来源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29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7810次,正确率为64.16%,易错项为 A
    解析 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由材料关键句“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可知,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人后抚养比”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之比,而不是“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B、D选项错误,应改为“人口抚养比”则越低。
    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词句理解题
    5、正确答案是 B ,
    来源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38题
    统计 本题共被作答17302次,正确率为22.78%,易错项为 C
    解析 据提问知该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阅读可知,压力测试可以测试受测者能否经受市场变量所带来的压力。此处的“市场变量”就是一种风险,材料中第二个括号内的数字就是定量关系,所以压力测试就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B选项正确;A选项没抓住重点,压力测试主要关注机构在极端情况下承受风险的能力;C选项错误,压力测试不仅考察银行的状况;D选项错误,应改为“银行压力测试”。
    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细节判断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7 17:52 , Processed in 0.05351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