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1|回复: 0

2015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强化练习(21)答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题答案
    1.B
[解析]根据“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百午教育之魂魄,是国之方向性指标”一句可知,B项正确,强调的是“先生”的重要性。A项,文中只说古时先生擅长个性教学法,并未明确说现在教师的行为表现,排除;C项表述错误,教育盛衰会影响国力强弱,而非起决定作用,排除;D项所述与文段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2.B[解析]文段主旨可从“鲁迅研究的很多著作虽能诠释鲁迅的思想,但是没法用鲁迅的方式表述出来……对文体的重视”和“正是这种文体意识的忽视和欠缺,导致现在的鲁迅研究停滞不前”得出,B项是作者意图所在;A项并非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概括,而非意图,排除;D项表述本身错误,应是关于鲁迅研究的著作书写得晦涩难懂,而非鲁迅的文字,因此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3.D[解析]第一个空,“凑成”和“拼成”有种随意之感,表达效果不如C、D,故排除前两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异曲同工”则表示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题目中并无二者缺一不可之意,应选用“异曲同工”,故本题选D。
    4.D
[解析]第一空,《黄河颂》对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来说,有一种使之团结在一起的特殊性质,“感染力”和“表现力”只能体现歌曲本身的效果,而体现不出对炎黄子孙的鼓舞,“煽动”含有贬义,用于此处不恰当。故本题选D。第二空,“情不自禁”正说明炎黄子孙受到歌曲的鼓舞而不自觉地产生的情感。
    5.C
[解析]纵观全段,文段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段的尾句更是揭示出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故本题选C。A项是文段的一个方面;B项是对尾句的错误替换;D项是一个客观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8 21:37 , Processed in 0.041673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