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0

国家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专项练习(9)答案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D
    解析:第一句指出原因,第二句是其逻辑结果,两句之间存在逻辑的顺承。“顺理成章“比喻某种原因合乎逻辑或常理发生某种结果,强调的是合乎逻辑或常理,与题干逻辑结构符合;“顺其自然”强调的是不人为干涉事物发展进程,但题干讲的是城市风貌的形成,这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水到渠成”本义指水流过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引申为只要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强调的是条件要充分;“司空见惯”比喻本来有些奇怪的事情,现在大家看惯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与习以为常近义,多带贬义。
    2.A
    解析:题干并没有否定“毕业后找一份工作,稳步发展”,而“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均为贬义词,“按部就班”为中性词,只有选A。
    3.B
    解析:题干只是说“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但没有明确到底是什么样的效果,“适得其反”、“南辕北辙”都强调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雪上加霜”强调境遇进一步恶化,都属于推理过度,只有B意思符合原文意思。
    4.B
    解析: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因为“全世界都需要”,所以“可行”,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既然“必须”实现,所以不能仅仅“尝试”。
    5.B
    解析:两问都考了转折关系,第一问还考了并列关系,“自上而下”与“整齐划一”意思相近,与“混乱、争论”意思相反,而且“自上而下”还能够与“最终汇集成一个_________的大潮流”相呼应,其他三项均不符合。
    6.A
    解析:前文表明中华民族“一直”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则需要进一步“增强”,形成前后呼应;后一横线处填“要求”更明确强烈,且与后文的“呼唤”感情色彩相一致。
    7.A
    解析:“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一个“更”字传达出自豪的语气,再根据后面的关联词“然而,话说回来”,又能看到有些许遗憾。
    8.C
    解析:传达:向别人转述;包涵:包括,含有;贯穿:贯串,穿过,连通;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能够用在艺茶过程中的应为“贯穿”。虚无:指不存在的,空虚的,这里要说的是无艺之“道”是空无所有的,应为“空洞”。虚浮和枯燥与题意无关。
    9.A
    解析: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操纵:把持,支持;控制: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专营:专门从事。就“王牌”而言,“垄断”更能凸现对基因产业的完全掌控,用意高于其他三个词语。“抢先”一词较“及时”更具有先发制人的意味,用在此处比较巧妙、贴切。
    10.C
    解析: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声名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享誉中外:在国内外社会取得声誉。“声名鹊起”契合题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9 07:30 , Processed in 0.06749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