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回复: 0

201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之分-分结构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9: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环节结束了,越来越多的考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即将到来的4月份的区考上。下面就一些基础的做题方法给大家做一个讲解。
    阅读材料的时候,考生如果可以有效的把握材料的结构,明确每句话在整个材料中起到的作用,那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重点语句,找到主旨。做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结构包括: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分-总-分结构和分-分结构。下面就分-分结构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所谓分-分结构,就是作者把要表达的意图分条的罗列了出来,并没有用一句话总的概括分句的含义,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分-分结构中,因为没有一句总的概括,那么就需要考生把握每个分句,把分句的内容并列加和,概括出材料的主旨。
    例、从羊皮纸、竹简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摩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B. 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C. 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D.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
    首先根据设问“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确定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接下来运用主旨题的解题思路,阅读材料,寻找材料的主旨。材料第一句讲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速。材料第二句使用举例法讲了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让文化传播没有了时空的界限,第二句补充了第一句。第三句讲了科技创新的帮助人们进行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分析过材料的三句话可知,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是并列结构,材料整体为分-分结构。并列加和两个层次的意思,可知正确答案为D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9 07:29 , Processed in 0.05117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