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8|回复: 1

2014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不定方程总结预测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8: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定方程作为近年国考的一大热点,文章整理了近年国考考过的不定方程问题,并对其解题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为考生更好的解决不定方程问题提供参考。
    【2009国考109】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
    A.75  B.87
    C.174  D.67
    答案.B.【解析】方法一:代入排除法。AD选项带入,则甲书的总数不是整数,排除;C选项带入则乙的专业书为非整数,也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
    方法二:比例倍数特性。甲的专业书占比为13%,则非专业书占的比例为87%,所以非专业书是87的倍数,答案只有BC选项满足,代入C则乙的专业书为非整数,所以C错误,本题答案为B。
    【2012国考68】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名钢琴教师和6名拉丁舞教师,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人分别平均地分给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质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名钢琴教师和3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
    A.36 B.37
    C.39 D.41
    答案.D.【解析】
方法一:代入排除法。设每位钢琴老师带x人,拉丁老师带y人,则:5x+6y=76;后来剩下的学员数为(4x+3y),分别代入选项,解得x,y,只有D选项满足题意x,y都是质数,所以本题答案为D。
    方法二:奇偶特性。设每位钢琴老师带x人,拉丁老师带y人,则:5x+6y=76;答案76为偶数,6y一定为偶数,所以5x一定为偶数,5不是偶数,所以x一定为偶数,又由于x又是奇数,所以x一定为2,所以y为11,因此还剩学员4×2+3×11=41(人)。
    【2012国考76】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个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个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
    A.3 B.4
    C.7 D.13
    答案.D.【解析】
奇偶特性,尾数特性。设大盒x个,小盒y个,则12x+5y=99,根据奇偶特性,答案99为奇数,12x为奇数,那么5y也一定为奇数,5y为奇数那么其尾数一定为5,所以12x的尾数只能为4,从而得出x的值只能为7或2,当x=7时,y=3,不满足题意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当x=2时,y=15,满足题意,所以相差13个。
    【2012国考73】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
    A.48 B.60
    C.72 D.96
    答案.A.【解析】方法一:代入排除。ABCD答案分别代入,只有A选项代入后,甲派出所受理的刑事案件是整数,正确;其他选项都是非整数,错误,所以答案为A。
    方法二:比例倍数特性。甲派出所受理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由倍数特性知,甲受理的案件数目应为100的倍数,总数为160,故甲为100件,乙为60件,乙的非刑事案件为80%×60=48件。
    总结:通过以上题目可以看出,这几个题目有一下特点:
    问法:都是二元不定方程问题,都需要求出部分量的大小。
    解法:基本都可以用代入排除法来解题,但是都不是最快速的解题方法,如果要快速的解出题目,都需要结合数字特性
    不同:题目所用的数字特性有一定的差别,一道只用的奇偶特性一道是奇偶特性与尾数特性的结合,还有两道是用的比例倍数特性。
    预测:结合题目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其快速解法所用的数字特性很少重复,且常用的数字特性基本都有考察,但是至今没有出过不定方程需要用整除特性来解题的,尽管多次用到比例倍数特性,所以以后很有可能会用到整除特性来快速解不定方程问题,仅提供下面一道例题,供考生参考。
    【12山东】某公司的6名员工一起去用餐,他们各自购买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的一种,且每人只购买了一份。已知盖饭15元一份,水饺7元一份,面条9元一份,他们一共花费了60元。问他们中最多有几人买了水饺?(
)
    A.1 B.2
    C.3 D.4
    答案.C.【解析】方法一:代入排除。设盖饭,水饺,面条分别买了x、y、z份,则有方程x+y+z=6,15x+7y+9z=60。ABCD答案分别代入,只有C选项代入后,x、y、z解出整数,所以C正确。
    方法二:整除特性。设盖饭,水饺,面条分别买了x、y、z份,则有方程x+y+z=6,15x+7y+9z=60。根据方程
15x+7y+9z=60,可以看出60能被3整除,15x、9z也能被3整除,所以7y也要能被3整除,所以y只能是3的倍数,结合答案y只能是3,所以答案为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7-29 1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国考60】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4.2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花多少钱?
    A.1.05 B.1.4
    C.1.85 D.2.1
    答案.A.【解析】解法一:等式消减变形。假设甲、乙、丙三种货物的单价分别为A、B、C,则根据题意有
    3A+7B+C=3.15
    4A+10B+C=4.20
    第一式乘以3得到 9A+21B+3C=3×3.15
    第二式乘以2得到 8A+20B+2C=2×4.20
    以上两式相减可得 A+B+C=1.05元
    解法二:设特殊值。假设甲、乙、丙三种货物的单价分别为A、B、C,则根据题意有
    3A+7B+C=3.15
    4A+10B+C=4.20
    设乙的单价为0,则方程变为:
    3A+C=3.15
    4A+C=4.20
    解得A=1.05,C=0,代入则A+B+C=1.05+0+0=1.05元
    【2009国考112】甲买了3支签字笔、7支圆珠笔和1支铅笔,共花了32元,乙买了4支同样的签字笔、10支圆珠笔和1支铅笔,共花了43元。如果同样的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各买一支,共用多少钱?
    A.21元     B.11元
    C.10元     D.17元
    答案.C.【解析】解法一:等式消减变形。假设签字笔、圆珠笔、铅笔的单价分别为A、B、C,则根据题意有
    3A+7B+C=32
    4A+10B+C=43
    第一式乘以3得到9A+21B+3C=3×32
    第二式乘以2得到8A+20B+2C=2×43
    以上两式相减可得A+B+C=10元
    解法二:设特殊值。假设签字笔、圆珠笔、铅笔的单价分别为A、B、C,则根据题意有
    3A+7B+C=32
    4A+10B+C=43
    设乙的单价为0,则方程变为:
    3A+C=32
    4A+C=43
    解得A=11,C=-1,代入则A+B+C=11+0+(-1)=10元
    【2012国考72】
三位专家为10幅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幅作品都有专家投票。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列为C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等和B等共6幅 B.B等和C等共7幅
    C.A等最多有5幅 D.A等比C等少5幅
   

    设X分别为1,解得Y=3,Z=6。答案AB都不满足条件,D满足,C不能判定。
    将C选项A为5代入,解得Y=-5,Z=10,明显Y不能为负,所以C错误,本题答案为D。
    【2013国考64】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7倍。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A.5∶4∶3 B.4∶3∶2
    C.4∶2∶1 D.3∶2∶1
    答案.D.【解析】解法一:等式消减变形。根据题意可得:
    3乙+6丙=4甲
    甲+2乙=7丙
    将两个方程消去丙,可得甲:乙=3:2
    将方程消去甲,可得乙:丙=2:1
    所以甲:乙:丙=3:2:1。
    解法二:设特殊值。根据题意可得:
    3乙+6丙=4甲
    甲+2乙=7丙
    设丙为1,解得甲、乙分别为3和2,所以甲:乙:丙=3:2:1。
    解法三:数字特性思想。根据题意
    3乙+6丙=4甲,得到3(乙+2丙)=4甲
    所以,甲为3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D项满足。
    解法四:代入法。第一个条件3乙+6丙=4甲,就只有D选项满足,所以答案D
    总结:通过以上题目可以看出,这几个题目有一下特点:
    问法:都是多(多)元不定方程问题,都需要求一个整体的值或者比例。
    解法:基本都可以用等式消减变形和设特殊值的方法来解题。
    不同:设的特殊值不同,2009与2008的考题是可以通过设0来解决,但是2012与2013的考题则设不能设0,需要根据题意更灵活的设特殊值。
    预测:结合2012与2012题目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近两年的考题设特殊值更加灵活,并且2013的考题不只可以采用设特殊值来解题,还可以采用代入法、数字特性等来解题,并且在解题速度上更胜一筹,这应该是以后多元不定方程求整体的大小或者比例的趋势,尤其是采用数字特性解题值得考生多加关注。现仅提供下面一道例题,供考生加深理解。
    【例】某城市有A、B、C、D四个区,B、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A的14倍,A、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B的9倍,A、B、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C区的2倍,则A、B、C三区的面积之和是D区的(
)。
    A.1倍 B.1.5倍
    C.2倍 D.3倍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
    B+C+D=14A
    A+C+D=9B
    A+B+D=2C
    求A+B+C=?D
    明显通过等式消减变形解题非常复杂,难以快速求出答案,其实题意可以通过倍数特性转化如下:
    由“B、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A的14倍”可知,A区的面积为总/15;
    由“A、C、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B的9倍”可知,B区的面积为总/10;
    由“A、B、D三区的面积之和是C区的2倍”可知,C区的面积为总/3;
    所以D区面积为总-总/15-总/10-总/3=总/2,所以A、B、C三区的面积之和是D区1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04:02 , Processed in 0.03702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