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回复: 2

2013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9 18: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眼已是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2013年国考也离我们越来越近。2013年国考到底考什么?这是每一个考生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测每个知识点、每道题会怎么考,但是通过对最近、尤其是2012年全国各地的公考情况,总结出数量关系模块的一些新的命题趋向,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解题思想
    主要包括:代入排除、数字特性、方程法、赋值法
    常用题型:多位数问题、年龄问题、和差倍比、不定方程求解等
    命题新趋向:各种解题思想的综合考查
    【例1】(深圳2012-11)举办排球比赛,选男员工的1/11和12名女员工,剩余男员工是剩余女员工的2倍,总员工人数156人,问:男员工有多少人?
    A. 100
    B. 99
    C. 111
    D. 121
    简析:数字特性法+代入排除法,选B
    【例2】(山东2012-59)某公司的6名员工一起去用餐,他们各自购买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的一种,且每人只购买了一份。已知盖饭15元一份,水饺7元一份,面条9元一份,他们一共花费了60元。问他们中最多有几人买了水饺?
    A. 1
    B. 2
    C. 3
    D. 4
    简析:不定方程组+因子分析法,选C
    二、浓度问题
    蒸发、稀释:溶质不变
    命题新趋向:“饱和溶液”的浓度
    【例】(安徽2012-62)在某状态下,将28g某种溶质放入99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从中取出1/4溶液加入4g溶质和11g水,请问此时浓度变为多少??
    A. 21.61%
    B. 22.05%
    C. 23.53%
    D. 24.15%
    简析:饱和状态下的浓度,是溶液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选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384
发表于 2017-7-29 19: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容斥原理
    两集合、三集合、图示标数法
    命题新趋向:1、“一步走”变“两步走”,先求数据,再套公式
    2、渗透到排列组合、几何问题、构造类等题型中
    【例1】(北京2012-80)运动会上100名运动员排成一列,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1-100,选出编号为3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开幕式队列,而编号为5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闭幕式队列。问既不参加开幕式又不参加闭幕式队列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A. 46
    B. 47
    C. 53
    D. 54
    简析:先求出参加开幕式、闭幕式以及都参加的人数,然后代入两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选C
    【例2】(浙江2012-60)如下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5cm,AC、BD分别是以点D和点C为圆心,半径为5cm的圆弧,问阴影部分a比阴影部分b的面积小多少?(π为3.14)
    A. 13.75平方厘米
    B. 14.25平方厘米
    C. 14.75平方厘米
    D. 15.25平方厘米
    简析:将扇形ACD和BCD分别看成条件1和条件2覆盖的区域,正方形ABCD看成总体,则(b-a)=都满足的-都不满足的,选B
    四、计数问题
    植树、方阵、过河怕井、空瓶换水等
    命题新趋向:1、复古风(2012联考)
    2、难以识别的植树问题(2012北京市考)
    3、方阵结合等差数列(2012广东省考)
    【例1】(421联考2012-53)12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为(?)。
    A. 10瓶
    B. 11瓶
    C. 8瓶
    D. 9瓶
    简析:空瓶换水问题(2006年国考曾出现过),选D
    【例2】(北京2012-84)环保部门对一定时间内的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原计划每41分钟采样1次,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的时间与原计划相同,每两次采样的间隔变成20分钟,采样次数比原计划增加了1倍。问实际采样次数是多少次?
    A. 22
    B. 32
    C. 42
    D. 52
    简析:单边线型植树模型,把对应关系找清楚,选C
    【例3】(广东2012-9)有绿、白两种颜色且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400块。将这些瓷砖铺在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最外面的一周用绿色瓷砖铺,从外往里数的第二周用白色瓷砖铺,第三周用绿色瓷砖,第四周用白色瓷砖……这样依次交替铺下去,恰好将所有瓷砖用完。这块正方形地面上的绿色瓷砖共有(?)块。
    A. 180
    B. 196
    C. 210
    D. 220
    简析:方阵问题+等差数列求和,注意一边与一圈个数之间的关系,选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32
发表于 2017-7-29 21: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牛吃草问题
    本质:有消耗,有补充,最后消耗完
    命题新趋向:1、“吃草”或“长草”的速度发生变化
    2、同时消耗时,可看做负补充,公式同样适用(2012贵州省考)
    【例1】(国考2009-119)一个水库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全市12万人20年的用水量。在该市新迁入3万人之后,该水库只够维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能将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年。那么,该市市民平均需要节约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
    A. 2/5
    B. 2/7
    C. 1/3
    D. 1/4
    简析:牛吃草模型仍然适用,节约用水后,相当于“牛吃草的速度”不再是恒定的“单位1”,选A
    【例2】(贵州2012-44)由于天气干旱,村委会决定用抽水机抽取水库中剩余的水浇灌农田。假如每天水库的水以均匀的速度蒸发,经计算,若用20台抽水机全力抽水,水库中水可用5周;若用16台抽水机,水库中水可用6周;若用11台抽水机,水库中的水可用多少周?
    A. 7
    B. 8
    C. 9
    D. 11
    简析:本题可看做工程问题,也能用牛吃草公式求解,只是“长草”速度为负值,选B
    小结
    因为篇幅有限,以上只是对一些常规基础题型的概括分析,并未涵盖数学运算的全部模块和全部考点。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更要明白,题目再怎么创新,其核心和基础的公式不会变。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不惧创新题型,把握好综合性题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5 06:12 , Processed in 0.069564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