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回复: 0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刷存在”式讲话多是“正确的废话”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28 19: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领导干部“刷存在”式讲话多是“正确的废话”。
有的讲话纯为“刷存在”。许多会议,“部门”讲了“分管”讲,“分管”讲了“主管”讲。要“表示重视”“露个脸儿”的人多了,即便讲话内容掰得再开,也难免让人觉得冗余。有的干部咋写就咋念,会前连讲稿都懒得看一遍,只是让工作人员给生僻字注上音,直接摆到座位上。这种纯粹为应付差事、刷存在感的讲话,无异于刻上“某某到此一游”,实际效用可想而知。(7月27日《人民日报》)
开会,领导总免不了要讲话。但讲话除了是会议的一项“规定动作”外,讲话本身还是一门艺术。如何在开会时讲好话,发好言,对领导的能力是一个考验。有的领导一开口,金句频出,言简意赅,与会人员听得津津有味,赢得满堂喝彩;有的领导一讲话就“麦霸”附体,照本宣科且长篇大论,听会人员常是无精打采,睡意浓浓。前者的讲话,多是以问题为导向,干货十足;后者的讲话,多是以“刷存在”为目的,充满“正确的废话”。
每个领导干部都想自己的讲话能够“一语惊堂”,切中要害,但是为何在现实的工作中,却经常能够见到“刷存在”式讲话呢?总结起来大体有几个原因。
首先,讲话“潜规则”的制约。在一些地方开会,主席台上坐满了领导,讲话也有一定的次序安排。通常是按照职位高低,从低到高开始讲,最大的领导“压轴讲”。这样的安排,其目的原本是出于会议礼仪,但是如今却泛滥成为了形式,直接影响了开会讲话的质量。一个主题,多个领导都要讲,内容总不可避免的会重复,因而给听会人员啰嗦之感。存在这样的问题,台上的领导也并非不知道,只是大领导在台上坐镇,谁又敢不发言,以表示对会议内容的重视呢?因此,这样的讲话“潜规则”不打破,“刷存在”式讲话就永远有生存的土壤。
其次,领导调研不够废话来凑。有的领导出席一些会议,其实更多的是例行公事而已,对于会议涉及的内容,根本没有调研。按理说,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但是领导又身在其位,不得不在会议上发言,所以也就只能是安排下属准备讲话稿,在会议上照着稿子念了。如果没有讲话,情况就更糟了,领导只能是临场发挥,说些不痛不痒的官话,谈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虽然讲的都是正确的,但因为没有调查,不接地气,终究于听会者而言,都是废话。领导出席了会议,讲话也刷了存在,可怎么看都像是形式主义,都缺乏走心的态度。
此外,会议泛滥讲话已成领导负担。有些领导干部,因为分管的领域多,涉及的部门广,长时间是处于“会贩子”状态,甚至开会都会出现“赶场”现象。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个乡镇干部一年下来要开一百多个会议。试问,如此频繁而密集的会议,那个领导又能抽出多少时间,准备那么多高质量的讲话呢?当会议泛滥,讲话已经沦为了领导干部“不能承受之轻”的时候,应付也就应运而生了。
参会者都希望领导在会上的讲话,简洁而有干货,但是在这条路上有太多的障碍需要清除。中央在精简会议,各地也在强化会风建设,一些领导也有意识的将功夫花在讲话外,注重实践调研,结合实际脱稿演讲。这些都是正在形成的会议新常态,只有这样的新常态越多,领导的讲话才能更加的清爽,脱离“刷存在”式讲话的泥潭,杜绝“正确的废话”。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沈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5 06:09 , Processed in 0.06914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