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时政热点:“乐视员工透支额度1元”有歧视之嫌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629
发表于 2017-7-28 1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乐视员工透支额度1元”有歧视之嫌。
银行对乐视系的“风控”已波及到了部分乐视员工。微博网友白云飞称,近日接到了来自建行信用卡的短信提示,被告知个人建行信用卡的额度已经调整至1元。当问询客服时,却被反问:“你是不是在乐视工作”?而与白云飞同样遭遇的乐视员工并非只有他一个。(7月25日澎湃新闻)
想当初,能够拿下整个乐视公司的信用卡办理业务,想必建行也做了不少努力和公关。然而能享受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待遇只配在短暂的鼎盛期,如今资金链断裂、身陷重组和债务危机,精明的银行很快嗅到了这一波风险,将风控体系的网络短时间内触及到每一个角落,甚至包括已经离职三四年的员工。由笑脸相迎到冷若冰霜,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无论银行的说辞多么理直气壮,不声不响地将额度降至零点的做法都难免给人以“伤及无辜”的唐突和猝然。据悉,这些被停卡的客户,很多都已是多年老主顾,想必很多人拥有良好的信用评价。就因为与“乐视系”有过这样那样的牵连,如今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间被停卡,换做谁,也会感到蒙受了不白之冤。
而如此一刀切的停卡,更有歧视之嫌。有的员工已经离职三四年了,为什么离职时不停现在才停?显然,银行停卡的依据并不是详细考察每个人的信用情况,而是依据“乐视系”这一枚主观臆断的歧视性标签。可话说回来,即便单位有什么动荡,就一定意味着个人立马破产吗?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企业只要经营就会伴随风险。照此逻辑,是不是企业员工只要一离职就立马应该被剥夺信用卡的透支权?
其实,在这个资金荒普遍存在、社会诚信管控日益强化的时代,如果换做是一个普通人,这样的快速变脸,简直再正常不过了。然而,银行毕竟不是自然人,而是有着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并有公信力兜底的金融机构。资本逐利的本能再强劲,也不能见风使舵、捕风捉影。即便随意降低客户额度不违法不违规、额度调整是自己的权力,在金融业竞争日趋白炽化的当下,还是应当减少随心所欲的势利和落井下石的无情。哪怕用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培育好在社会和广大客户中的口碑和情怀,也大有裨益。
不过,银行的我行我素,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了现行信用卡管理立法对使用人权益保护的贫乏。一直以来,受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等诸多丑闻的影响,立法更多倾向于对借贷人的约束,而缺少一些基本权益的保护。其中信贷额度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不管是2011年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还是2016年人行下发的《关于信用卡有关事项的通知》,都没有对额度如何调整做出规范。此外,用户的个人信息更是重灾区。管理混乱、随意倒卖,催生了高利贷骚扰电话不断,很多人不胜其扰。
因此,即便是透支,信用额度调整当依据什么条件,有何种规范步骤,如何调整才能兼顾好双方的利益,都应当是下一步信用卡立法需要补齐的短板。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约束借贷双方行为,维护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兴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 20:15 , Processed in 0.07862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