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0|回复: 1

2017年公共基础知识基础巩固模拟题及答案解析4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8 16: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31.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生产运动B. 思维训练
    C. 科学实验D. 社交活动
    32.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A. 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B. 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 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D.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33.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有()。
    A. 天下事、人之为学都有难易之分,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性
    B. 难和易相互依存,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
    C. 难和易关键在于为与不为,说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要把事情办好,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4.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有()。
    A. 自然科学B. 语言学
    C. 法律思想D. 宗教
    35. 恩格斯认为,单就某些自然现象的有规则的依次更替,就可能产生因果观念。例如,随太阳而来的热和光,但是在这一点上还没有任何证明。在这一点上,休谟的怀疑论说得对:“在此之后”不能论证“由此之故”。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可以对因果性做出验证。如果我们用凸透镜把太阳光集中在焦点上,取得像普通的火所产生的一样的效果,那么我们用这一点就证明了热来自于太阳。由此而论()。
    A. 因果联系具有前后相继性,但并非所有具有前后相继性的现象都属于因果联系
    B. 人们关于因果联系的观念来自于经验,但经验不能证明因果联系
    C. 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这一点只能通过实践予以证明
    D. 因果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性的联想
    36. 作为一国基本国情的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客观的复杂联系,人们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却无法改变这些联系背后的规律本身。这一事实说明()。
    A.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改变某些联系的内容和形式,说明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C.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或消灭它
    D.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37.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38. 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当它越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取河水灭火。这一事例说明()。
    A. 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根本区别
    B. 黑猩猩的意识来源于外部世界
    C.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黑猩猩没有意识
    D. 黑猩猩的意识是其大脑的机能
    39. 古人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历史,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蜂起,此为分;秦始皇兼并六国,此为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继有楚汉之争,此为分;刘邦消灭项羽,创建汉朝,此为合;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此为分;司马炎灭魏建晋,此为合;东晋灭亡,南北朝对峙,此为分;隋文帝代周建隋,此为合;隋、唐之后,出现五代十国,此为分;赵匡胤创建宋朝,此为合……由此而论()。
    A.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趋向是自己的对立面
    B. 历史的演化具有循环性,故而循环论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C. 历史的演化存在着重复性,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回复
    D. 合、分作为历史演化交替出现的两种趋势,无主次之分
    40.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主要因为()。
    A. 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尚需一个过程
    B. 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长期存在
    C. 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
    D. 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064
发表于 2017-7-28 17: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31. ACD[解析]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了配合物质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故本题答案为ACD。
    32. AB[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当中的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其中,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C选项错误。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因此D选项错误。对于《蒙娜丽莎》这幅画,每个人的反映不同,充分说明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证明理性认识可以指导感性认识。故本题选AB。
    33. ABCD[解析] 天下事、人之为学都有难易之分,这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性;难和易相互依存、相互联结,没有难就不存在易,没有易则不存在难,这反映了矛盾的同一性;为之,则难也可以转化成易,不为,易会转化成难,这说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启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题选ABCD。
    34. AB[解析] 社会意识形式一共有八种,包括意识形态的五种,即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非意识形态的三种,即语言文字、形式逻辑、自然科学。故本题选AB。
    35. ABC[解析] 因果联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前后相继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此为本质的特点。人们在经验中,直接可以感知的就是前后相继性,而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能借助于抽象思维并通过相应的实践予以把握。正因为如此,很多不具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的前后相继性也被误认为是因果联系。据此,应选ABC。
    D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该命题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事实上,因果联系是真实存在的联系,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的反映。
    36. AC[解析] B、D两项本身表述就有错误,联系既有普遍性也有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并非无能为力。A、C两项表述无错误,再看是否与题干意思相符。题干本身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可能去改变或消灭它。因此,A、C两项的意思都符合题意,故为正确选项。
    37. BD[解析] 题干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正确地把握事物。因此,B、D两项的表述符合题意。A、C两项的表述并无错误,但并非题干本身所包含的意思,题干中只是指出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评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
    38. AC[解析]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其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故本题选择AC。
    39. AC[解析] 合与分作为一对矛盾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合是分的对立面,分是合的对立面。据此,A为应选项。历史的演化诚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但这种重复绝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而是向着更高层次演化的螺旋上升。循环论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夸大了事物演化的循环性,否认了事物演化的上升性。据此,B为排除项,C为应选项。D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合为主流。合的历史大大长于分的历史。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主要发生于合的时期。
    40. ABC[解析]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主要决定于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和对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与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21:20 , Processed in 0.0647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