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8|回复: 0

国考名师指导:速递练习(1)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23 2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申论
    今天我们还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奢侈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的作答要求是谈谈对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的理解,本质是材料概括题。与往年的第一题相比,更注重于理解某一个语句这一微观层面的材料信息点。“今天我们还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视为一种奢侈吗?”这句话出现在资料二的最后一句。从题干上分析,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应该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奢侈’”。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读到,应对气候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谈这句话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题目要求依据资料一、二进行分析,给了我们提炼要点的明确范围。作答可分为两层:一是点明这句话的本质含义,应对气候变化不再是一种“奢侈”的行为,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件大事,一项极为必要和迫切的行动。二是简单阐明应对气候变化必要性的理由,即说明为什么应对气候变化是必要和紧迫的: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阻碍人类可持续发展,然后简单地提一下对策。
    资料一中基本上描述的是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的实例,可以简单概括为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气象灾害频发、疾病流行、粮食产量波动等后果;资料二中主要谈了一些专家的看法和意见,解释了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迫切性和共同责任。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依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一定的关联语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影响日益明显。诸如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资源匮乏、气象灾害频发,进而可能导致疾病流行、粮食产量波动和物种灭绝,对人类的生存已经构成现实的威胁。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不再是一种奢侈,而是人类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这迫切需要人类共同关注、共同承担责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遏制生存环境恶化的势头。
    面试
    题目一:古代有一家人,大儿子很老实,二儿子聪明,三儿子是瞎子,四儿子是瘸子,五儿子是驼背,外人看来这家人日子肯定难过,但是老爷子安排大儿子种地,二儿子经商,三儿子按摩,四儿子纺线,五儿子搓绳。这一家人的日子反而过得红红火火,谈一下看法。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样一家人,五个孩子,有普通的,有残疾的,从常人看来会是一种磨难,但是因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作,结局是一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表面所展现的可能是一家人的生活,实际上得到的是每个人各司其职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日子过得如火如荼。
    解题思路
    一个家庭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分配不同的工作,结局是红红火火的日子。折射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才会是一个完美的团体。工作中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只是分工不同,每个人只有各司其职为了一个共同的而目标,工作的团体才能是一个成功的团体。
    参考答案
    生活中,家庭有丈夫,妻子,孩子,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是家里的贤内助,孩子是连接家庭的纽带。每个人在家庭里有着不同的身份,每个人在继续着自己的使命,丈夫,妻子,孩子组成一个完美的家庭。
    现代社会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更加专业的社会分工,这是由于各人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价值取向等不同,但又必须进行有效的科学组合以避免冲突、产生内耗等因素而决定的。在工作中,一个团队每个成员有自己的特点,担负着不同的分工,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真正做到各司其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能够贡献的最大能量,融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一个单位中,行政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哪一部分,这个团体的运转都会失灵。德.叔本华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他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我们要正视自己在团队中的分工,要正视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互相协作,才能使团队的运转良性,有序。
    题目二:你接电话想记录,想找笔记录找不到,却发现笔在自己手中;想开门却找不到钥匙,发现钥匙就在自己腰上。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如何理解?
    【解析】
    试题分析
    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却少有人引起重视和思考。本题的难点就在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思考其反映的哲学内涵,切入点有很多,可以从做事的计划组织协调性方面来谈,可从重视身边的细节方面来谈,也可从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方面来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思路
    首先,说明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并分析这种现象反映出的生活哲理:做事要有计划性;其次,详细论述此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即如何培养计划组织协调性;最后,总结升华,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的哲理。
    参考答案
    这种情况我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满屋子地找眼镜,却发现眼镜就架在自己的鼻梁上;翻箱倒柜地找一件衣服,最后却发现那件衣服就穿在自己身上……生活中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却也让人哭笑不得。
    虽说这些都是小事,但却能反映出我们在做事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做事不够沉着冷静,缺乏计划条理,遇事慌不择路,做了很多无用功。
    计划组织协调性是我们做好一件事的基本前提,也是事情顺利高效完成的有力保障。如何培养做事的计划条理性呢?首先,遇事要保持冷静,理清头绪、分析条理、定好步骤后再有条不紊地实施。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更要安排好先后顺序,盲目采取行动只会忙中生乱,做了无用功。其次,学会统筹兼顾,全面考虑。遇事不仅要通过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更要从自身寻找原因。事不为难人自难,很多难题的症结其实就在自己身上,要敢于面对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进。再次,平日里就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好身边的事物,保持整洁的环境,临危不惧、临多不乱。
    生活中的小事往往蕴含着大道理,要善于发现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0 08:01 , Processed in 0.05685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