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0

2017公务员面试热点:让假离婚无利可图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7-6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关背景】
  一段时间以来,“假离婚”以及因“假离婚”而发生的“真离婚”报道,频频见诸媒体。《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以“准备在廊坊燕郊购房但户籍不符合限购政策要求”的名义,和一名房产中介人员联系,据介绍,可以通过与有燕郊本地户口的人办假结婚,从而符合限购要求。而在北京,一次“假离婚”,单是利息的差距就相当于一个平均工资水平的职工“不吃不喝干10年”(6月20日《经济参考报》)。
    “中国式假离婚”,是指中国大陆夫妻双方为了满足一方或双方的某种需求,一致同意办理离婚手续,并且同时商定,在目的达到后再办理复婚手续。“中国式假离婚”是随着拆迁补偿、买二套房、逃避夫妻债务、孩子上学等问题而粉墨登场的,并且成为获取利益的工具。
    【各方言论】
    人民日报
    “假婚姻”不仅仅造成民事纠纷增多,还造成了多方面社会危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分析称,“假婚姻”的危害至少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假婚姻”淡薄了婚姻家庭观念,破坏了社会价值体系。
    二是“假婚姻”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违反《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三是一些“假离婚”当事人逃避债务,侵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增加了公共成本。
    法制日报
    “假离婚”现象的存在,更应该反思制度对于人性的诱惑和束缚。应该承认,出现“假离婚”现象也是制度设计者所不想看到的。面对“假离婚”现象,制度设计者和执行者也多会推出了一些“补丁”措施。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何况“补丁”有时也未必能完全堵上漏洞。这也提醒制度设计者应反思制度设计是否反映最真实、最普遍的民意以及制度设计如何才能科学地避免漏洞。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应该比一个投机者有更多机会;在一个良序社会,奋斗比“假离(结)婚”等途径更应成为资源获取渠道。可以肯定,一个合理的楼市调控体系,不应该制造出“单身”或已婚者歧视、误伤刚需人群,不应该诱导更多人用不合情理的“假离(结)婚”去钻空子、避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5 22:27 , Processed in 0.06073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