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g_nry_xj_1 ul,ul li,dl,dl dt,dl dd{display:block; margin:0; padding:0;}
.zg_nry_xj_1 a{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
.zg_nry_xj_1 a:hover{color:#e0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zg_nry_xj_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 width:580px; height:155px; background:url() repeat-x left bottom #f8f8f8; border:1px solid #e3e3e3; padding:15px 0 0 8px; margin:0 auto 34px 0;}
.zg_nry_xj_1 dt{ float:left; width:250px; height:140px; margin-right:10px;}
.zg_nry_xj_1 dd{ float:left; width:320px;}
.zg_nry_xj_1 dd ul li{ line-height:28px; height:28px; }
.zg_nry_xj_1 dd ul li font{ position:relative; top:-7px; left:5px;}
1234506.jpg
·[互动交流] 公务员考试交流群:434085068
678906.jpg
·[国考申论] 2017国考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汇总
·[国考申论] 2017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汇总
·[国考行测]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汇总
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行测数学运算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属于数与数的运算关系。所以掌握好数字以及它的相关性质是算题的基本。想必有很多参加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在进行行测备考的过程中,知道知识点,但是其中的解题技巧就理解的不到,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数学知识转变为解题技巧呢,下面我们通过一道试题为参加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的考生进行讲解。
数的奇偶性,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排除错误答案,锁定正确答案,考生们重点要掌握的是数的奇偶性的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和差同奇偶)
性质2: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有偶则为偶)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体会一下数的奇偶性在行测运算过程中的运用:
例1.一个人到书店买了一本书和一本杂志,在付钱时,他把书的定价中的个位数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准备付21元取货。售货员说:“您应该付39元才对。”请问书比杂志贵多少元钱?
A、20 B、21 C、23 D、24
【详细解析】我们可以设书的价钱是X,杂志的价钱为Y,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Y=39(1),现在求X-Y的数值,我们根据加减运算中数的奇偶性可知,X、Y必然是一奇一偶,并且和差同奇偶,我们知道X-Y的结果必然也是奇数,这时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D,只剩下了B、C选项,我们可以代入选项B,即X-Y=21(2),有(1)和(2)两式联立可以解得X=30,Y=9,同时题中告诉我们书的定价中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上的看反了,即30看成了03,并且与杂志的定价为21元,显然这组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只剩下了选项C为正确答案。
这道题是典型的已知两数之和,求两数之差的问题,方程很容易列出,但并不容易求解,这时我们借助数的奇偶性,快速解出答案。
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详细解析】我们可以设甲教室举办X次,乙教室举办Y次,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二元一次方程50X+45Y=1290(1),X+Y=27(2),同样根据数的奇偶性,在(1)式中50X为偶数,1290也为偶数,那么45Y也必须为偶数,则Y必然为偶数,再根据(2)式我们知道X必然为奇数,则直接选择答案D。
这道例题是数的奇偶性在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体现,它能够减少计算量,帮助考生快速地锁定答案。
希望通过对以上例子的解析,大家能够掌握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题目数的奇偶性,学会灵活运用数的奇偶性,并与其他的思想结合起来,帮助考生快速解题,以至于在2017年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此类题目不失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