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回复: 0

河北省考面试热点:弥足珍贵的互助与感恩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4: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9岁的山东人刘广升,在浙江温州经营一家中等规模的装修公司。他始终无法忘记,在十多年前他创业失败,身上只剩下1.3元的时候,一个名叫苏佳的徐州女孩,给了他50元钱。“如果没有这50块钱,我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么多年,我一直希望能找到她,当面向她表示感谢。”刘广升对记者说。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则带给人们些许感动的社会“馨闻”,但是这则新闻背后所体现的互助与感恩的精神,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50块钱虽不多,但是对于当时几近身无分文的刘广升来说,这50块钱却称得上是他的“救命钱”。用刘广升自己的话说,“身上没钱,如果意志不坚定,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
    一位陌生人给予了他50块钱,这件事甚至可以算是刘广升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当他事业有成,希望找到当年的恩人表达感激之情,体现的则是感恩的意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感恩意识,不仅仅是为了偿还自己内心的“良心债”,更是对善心善德善行的肯定与鼓励。
    比感恩意识更值得赞颂的是互助精神,因为感恩是果,互助才是因。对于这位叫苏佳的女孩子而言,对陷入困境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也许只是源于她内心朴素的善意,也许是源于对别人不堪境遇的一种同情。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她的援助之手都带给了别人难忘的温暖与感动。
    时常有人感叹,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来的,就是“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提防比信任更多,旁观比互助更多。别说是街上遇到的陌生人,就是同住一个小区,甚至是对门而居的人,也缺少基本的沟通与交流,当然更谈不上邻里关系的亲密、互帮互助。这种“冷色调”的人际关系,往小了说会影响我们个人对社会的信心,往大了说会加剧社会成员之间的隔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刘广升寻找苏佳”的故事,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互助与感恩是永不过时的时代精神。对善行的感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都同样弥足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0:50 , Processed in 0.05608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