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字的使用
1. 减少“我”字的使用频率;
2. 尽量变单数的“我”为复数的“我们”;
3. 用较有弹性的“我觉得”“我想”来代替强调意味很浓的“我认为”、“我建议”等词语,以起到缓冲作用;
4. 使用“我们”的替代语,如“大家” 等,以转移“我们”的语义积累作用;
5. 对“我”字作修饰和限定,如,“我的拙见”“我个人的看法”等;
6. 在符合语法的情况下省略主语“我”,如将“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省略主语变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
总之,除了在明确主体、承担责任的语义环境下,应慎用和巧用“我”字.
二、发表意见的技巧
为了争取考官的认可,考生除了要具备真才实学能够发表真知灼见,也要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艺术,以此来促进考官对自己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1. 考官提问时请考生注意听,抓住考官提问的要点,同时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考官未说完,绝不能打断其话头,静待考官说完后再从容不迫地发言.
2. 保持与考官的及时沟通.
3. 不要固执己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且虚心倾听,真诚请教.
4. 当问题属于中性或不易引起争论时,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5. 当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接受时,可以使用“层层递推法”和“反证法”.
三、怎样做恰当的解释
在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
“解释”本身并不难,要使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1. 解释的态度应端正
考生在做解释时,不能因为考官要求你解释的问题太简单而表现得不耐烦或自傲.考官要求考生解释某一问题,往往考察的就是考生会不会解释.考生在做解释时必须态度诚挚,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说明问题.
2. 应适时收尾
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考生不必着急,“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考生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 有理有据
解释其实就是阐明考生的论点和论据.在你确凿的证据和一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考生的解释. 4. 实事求是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考生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
考生若有不便直说的或考生不愿在考场表露的,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的谅解.
5. 承担责任
当考生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在自己承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
6. 间接解释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包括自己原单位领导、大学的老师、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媒体资讯等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