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回复: 1

公务员考试:2017山东省考行测备考【1.17】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4: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单选题 )0,2,8,18,( )
    A. 24
    B. 32
    C. 36
    D. 52
    2、( 单选题 )2/3,1/2,2/5,1/3,2/7,( )
    A. 1/4
    B. 1/6
    C. 2/11
    D. 2/9
    3、( 单选题 )鲁迅和青年们谈话,不爱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
    不应该那样。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鲁迅对青年的教导,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
    B. 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
    C. 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
    D. 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4、( 单选题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
    ”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 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 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 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5、( 单选题 )文学家在克隆一个时代横断面风景线的同时,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风景线。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幻中凸现的人文景观,
    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A. 文学家肩负着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
    B. 表现时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学创作的双重目的
    C. 欣赏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文学家们的社会人格
    D. 欣赏文学作品有认识时代和文学家人格的双重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418
发表于 2017-6-28 04: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1、正确答案是 B。
    【来源】1999年国家《行测》真题1999
    【考点】二级等差
    【解析】
    方法一:原数列两两做差,

164-1F11FZ61331359.png

164-1F11FZ61331359.png

可以发现新数列2,6,10,( )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最后一项为18+14=32。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方法二:每一个数据可以分解为:0X0,1X2,2X4,3X6,则下一个递推前一个是4后一个是8则4X8=32 。答案选择B。
    2、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03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3
    【考点】分数数列
    【解析】
    本题是一个分数数列。题目中的数字分子通分为2后依次变为2/3,2/4,2/5,2/6,2/7,分子都是2,分母分别是3,4,5,6,7,();所以下一项为2/8=1/4,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3、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3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3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
    这段话中 “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暗示”,这样的教导对应D选项“讲究形象性”,而“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就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明辨是非的意思,故选D项
    【纠错】
    A项中的独特方式是体现不出来的,无中生有项;B项中的“启发他们自己觉悟”是正确的表述,但是“宽容大度”是体现不出来的;C项中的“弃旧图新”在文段中没有说明采用新的方式,因此排除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03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3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型的细节理解题,开篇通过利弊关系的说明引出话题。中间援引观点,然后由“看来”这个隐性结论引导词引出作者的观点,即“利弊的辩证关系”辩证关系是指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因此对C项正确
    【纠错】
    A项是绝对项,文段中说的是“几乎”是一个相对词,而A项中“都”是一个绝对项;B项是无中生有项,文段中没有说利大于弊,而且也没有体现利与弊的辩证关系;D项中“我们应当做到有利无弊”是一个引申项,排除
    5、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3年国家(A卷)《行测》真题2003
    【考点】主旨概括
    【解析】
    开篇通过文学家引出话题,这段话中“品察他们的克隆”指的就是欣赏文学作品,所以这段话的重点是我们欣赏文学作品的双重意义而不是强调文学家的任务或创作目的,故选D项
    【纠错】
    A项表述本身有问题,反映时代和展示人生的双重任务的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文学家,因此排除。本文的主体是文学作品,而B项的主体是文学创作,主体排除法排除。C项表述片面,只说明了意义中的一个方面,概括不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5:13 , Processed in 0.08236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