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回复: 0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片段阅读结构分析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4: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片段阅读这个题型在考试中每年有约16道题目左右,考生们在紧张的考试中很难在既保证阅读速度的情况下又保证准确率,所以这类题目整体得分率并不高,片段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其结构,在解题时就能较为轻松了。以下教育专家结合例题为大家详细分析。
    例1:如果发现一个好产品或者一个大市场,就应该立即跟进;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超越对手,实现后来者居上。当然,创新的目标是创造,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创造性模仿者需要通过对他人创意的了解,重新组合、改良而产生具有不同功能与价值的新东西。事实上,所有的产品,除了第一代是原创的,以后的进步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创造性模仿是改良产品的主要途径
    B.通过不断地改善就能得到新的产品
    C.创新来源于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弥补
    D.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模仿来完成的
    【解析】
    文段共包括4句话,①句告诉市场经营者应该怎么做。②句通过弱转折词“当然”转折,告诉我们创新的目的。③句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因此”得出结论,指出创造性模仿者应该怎么做。④句通过“事实上”弱转折,进一步阐明③句的观点,因此文段的层次划分为:
   

2016070110093874820.jpg

2016070110093874820.jpg

    【解析】
    文段主要讲的是通过创造性模仿获得产品,而并非“不断地改善”,且B项“就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由文段中“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并不能得出“创新来源于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弥补”,排除C项;由“所有的产品,除了……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可知D项表述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
    例2:“五一黄金周”从存到废,现在又有不少人士认为应当恢复。就公共决策要求讲,早前“五一黄金周”之所以被废,并非是源于对假日经济好处的不了解,而恰恰是因为其人流的大量流动与环境影响,加上由人满为患所带来的不快乐等诸多原因存在而被取消。应该说,当时取消“五一黄金周”是一种利弊权衡的结果。所以,除非过去取消“五一黄金周”的理由已经消失,或者说其所有的利弊关系已经有了根本变化。否则,如果没有必须具备的民意征求程序,而仅仅只以经济上的好处为理由做出行政决策,那“五一黄金周”一旦真的恢复,劳动者对其就很难做出相应的正面评价。
    以上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五一黄金周”的存废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
    B.过去取消“五一黄金周”是因为假日经济的弊端显著
    C.评价“五一黄金周”的存废要有权利视角
    D.要想恢复“五一黄金周”,必须有征求民意的过程
    【解析】
    文段共包括6句话:①句引入话题,不少人士认为应当恢复“五一黄金周”;②③句介绍了“五一黄金周”被废的原因;④⑤句通过一个条件复句提出文段的主旨:要想恢复“五一黄金周”必须具备的民意征求程序。因此,文段的层次划分为:
   

2016070110104329720.jpg

2016070110104329720.jpg

    全部关联词为“之所以”、“并非是”、“而”、“所以”、“否则”、“但”。文段为因果结构,重点关注结果句,故有效关联词为“所以”、““除非……否则……”,其余为无效关联词。段首先提出对“五一黄金周”存废的争议,接着分析其被废是一种利弊权衡的结果,最后指出如果没有必须具备的民意征求程序,而直接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决定的不恰当性。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恢复“五一黄金周”,必须具备民意征求程序。答案选D。
    综上,教育专家相信考生如果能够对材料进行仔细分析,一定能够准确找到文段的关键句,从而做对题目,拿到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6 00:15 , Processed in 0.061486 second(s), 11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