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考行测模拟试卷答案解析(3月10日)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第一空应填入一个表示对校长尊敬崇拜的词语,“羡慕”和“称赞”显然不妥,“钦佩”与前文中的“敬佩”语义重复,填入“仰慕”最为恰当。文段意在表明校长对于学生家长不区分高低贵贱,一样尊重,体现的正是一种“平等”的胸怀。他对于弱势群体表现出的是“一视同仁”的态度。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C “取长补短”指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相辅相成”指两个事物相互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珠联璧合”指像珍珠连串在一起,像美玉结合在一起。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句意是说要通过发挥体育和旅游的共同作用让黄河三峡享誉世界,故横线处填入“相得益彰”最合适,即C为正确答案。
3.【答案】B
【解析】: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与后文的“有人觉得新鲜有趣”矛盾,可排除C。
莫衷一是: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无所适从:形容不知怎么办才好。
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由词义可知,这里应选“无所适从”。
有人认为这道题选C更合适,其实不然。根据接下去的句子“有人觉得……更多的人……”
可知这是人们对“潮人潮语”的各种观点,因此前面应该选用表示观点众多的词,即层出不
穷。
原文来自《要不要把“热词”当回事儿?》以“海派清口”爆红的周立波将出“个人词典”一一收集汇总由他制造的“热词”和“名言”的《周立波灰词典》,不久就要面市。如今“潮人潮语”层出不穷、飞快更新,有人觉得它们新鲜有趣、透着“草根”机智,很热心地活学活用,当作一种时髦的业余爱好;有人坚辞不受,或者严辞申斥;更多的人则无所适从,弄不清该in还是该out.
4、【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违反:一般适用于规章、原则等,不遵守,不符合。如:不要违反劳动纪律、违反自然规律。
违犯:适用于法律、法规等,有意识地破坏和触犯法律法规。如:他违犯了《刑法》,自然
是罪有应得。语意较违反重。
可见上述二词应从词义轻重、使用范围上来区分,就不会有混用之误了。
5、【答案】B
【解析】:
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忠义不贞:形容不够真挚,忠诚。根据“礼貌不周、毫无诚心”可知,此处应该用一个表示
虚情假意、敷衍了事的词语,“虚与委蛇”恰恰是这个意思。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和成语的辨析。
无端:没来由,没道理。
片面:非全面的;偏于一面的。
合情合理:合乎情理。
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西方经济界人士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来由,没道理的,因此不能用“无端”,
排除A, C项;西方某些经济界人士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每日电讯报》网站的文章对此进
行批评,则可知其认为中国调整汇率是合乎情理的。
7、【答案】D
【解析】: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这里我们用匠心独运来形容艺术作品的精巧构思是最
恰当的。
8、【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成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水乳交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非常紧密。
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善解人意:很能体谅人,很能体贴人。
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严谨。
心细如发:极其小心谨慎,考虑周密。亦作“心细于发”。
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第一句说她们集“智慧”和“温婉”于一身,故二者应是紧密结合在“她们”身上,而非融
洽成为一个整体,故用“水乳交融”更合适;第二空根据“很少冲动”判断应用“有条不紊”;
第三空根据“体察入微”判断应用“善解人意”。故选Bo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成语的辨析。
完好无缺:指的是完完整整,没有欠缺。
完美无缺:形容十分完备而美好,毫无缺点。
豁然开朗:指的是从狭隘幽暗,转而为开阔明亮,也指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
阔;如临仙境:指好像到了仙境一般。
柳暗花明:原来是形容村前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后借喻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第一组词中,根据文意表示可知,应该选择“完好无缺”。第二组词中,根据文中“身子顿
然轻了”一句可以判断“豁然开朗”最为恰当。
1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和成语的适应范围。
根植:扎根,比喻
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渗透: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根植:多用比喻义。茶叶是具体的事物,第一空应选择“渗透”。由句中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太普通了”,说明茶叶对中国人来说已经看惯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第二空应选择“熟视无睹”。
原文来自仲伟民《茶叶改变世界》
茶叶这一源于中国的特殊饮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普通了,它已深深地渗透于我
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至于我们对其作用和影响熟视无睹。可是关于茶叶在近代世界历史上
的作用及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却不容得忽视,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尽
管很多人可能对此看法持怀疑态度。
11、【答案】C
【解析】由原文“人类或哺乳动物的基因在细菌等原核生物”可得: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但原核生物并不等于细菌,故C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根据文意,“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是该段文字的中心思想,也是称建筑为“石头写成历史”的原因。
13、【答案】.C
【解析】A项错在没有谈组合;B项谈的是智能组合和传统智商测验的比较;D项中认为语言和逻辑数学为主要智能的说法是错误的。
14、【答案】A
【解析】该段文字主要是对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的描述,B、C、D三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只有A项最全面。
15、【答案】B
【解析】由该段文意可得,“我们自以为优越的品质”是指智慧,即思维。“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权”的含义是我们与机器都会思维,思维不是人类所特有的。故由此判断,只有B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这段话的重点是第一句话,即“将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市场运行大环节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后面几句话是在对第一句话进行阐释,选项C最切合题意。
17、【答案】C
【解析】这段话的重点是最后一句“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权问题的产生。”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权要求的产生,故正确答案为C。
18、【答案】C
【解析】用排除法,A选项中福特总统是作为失败的例子举出的,B选项中“惟一”使用太过绝对,与题目中的“首要”相冲突,D项是题目中明白的说了卡特竞选时“经济情况不好”。
19、【答案】C
【解析】题干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是:好的科普文章对于作家文笔的依赖,第三第四句则是指明科学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素材,将两部分的意思结合起来考虑,就应该选择C。A和D都只反映了题干的一部分意思,而文中也并没有强调说文学和科学的互相激励作用,因而都不能入选。
20.【答案】A
【解析】通过义务教育的时间长、中学教育经费由省里负责、交通问题政府给予补贴的现象不难看出这是国家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因此选A。
21.【答案】B
【解析】本文的观点是批判“先发展,后治理”的做法,也就是主张发展、治理一起抓,通过“有些环境问题难以逆转,甚至是不可逆转”可以得知应以防治为主。
22.【答案】A
【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不主张在文字上过于拘泥于语法规范。因此选A。
23.【答案】B
【解析】全文第一句说明出版物表现出版资源的配置,第二句指出出版物市场与出版资源市场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三句讲出版物与出版资源,出版物市场与出版资源市场各自的关系。A项不符合第一句原意,C项只是第三句的内容,D项是第二句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A
【解析】全文主题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第一句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第二句提出要加强民族教育。A项涵盖了这两句的内容,B项和D项只概括了第一句的内容,C项是第二句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25.【答案】B
【解析】B选项显然与文中“当设备已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运转,便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会使失效率突然提高”意思不符。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26.【答案】D
【解析】片段的第一句即表明了其观点,即初唐的人们将淫靡的文风视为亡国之因,对初唐文坛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句则委婉的指出这个认识是不科学的。故选D。
27.【答案】D
【解析】片段中首先肯定偶尔的“共识”在辞书编纂过程中是可能的,但后句则强调“绝不能用所谓‘共识’给自己的抄袭行为开脱”。故选D。
28.【答案】A
【解析】这段话主要讲的是物质文明的问题。引号里面的话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并由此得出结论:物质文明给精神文明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再分析四个选项可知,选项B、D都是对引号中的话的总结,过于片面。选项C原文中没有提到,只有选项A涵盖了原文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29.【答案】C
【解析】片段中指出治学的重大发展不在于它对已有的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新的说明,而在于面对时代的要求,改变了自己提出哲学问题的方式。故答案为C。
30.【答案】D
【解析】从“这种类比只是机能性质的”,“而不管作为其物质构成的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的区别,换句话说这种类比只涉及软件而不涉及硬件”可以看出机能性质是软件,生物细胞和电子元件是硬件。故选D。
常识判断
31.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44条第一款规定: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据此,新合伙人入伙时,如果原合伙人在合伙合同中对入伙事项有约定的,从其规定,无约定的,须征得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据此,答案为C。
32.A【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是监护人,同时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甲17周岁,已参加工作,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答案为A。
33.B【解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向境外机构或组织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而泄露国家秘密罪则不以明知是境外机构为前提。本题中,林某故意向境外机构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绝密,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据此。答案为B。
34.B【解析】提升领导班子个体素质,优化领导班子整体结构是加强和提高领导班子执政效能的关键。
35.D【解析】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属于同一行政层级,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与它们不同层级。
36.B【解析】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37.D【解析】《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其他三篇都是小说。
38.D【解析】A、B、C三项中的权力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享有的,只有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属于台湾特别行政区独享的自治权利。
39.C【解析】有些事物在某种场合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换一种场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挥其他的作用,即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0.A【解析】由于在复杂事物的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统筹兼顾。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B、C、D都不合题意,不能作为哲学依据。
41.A【解析】B、C、D本身的表述是不正确的。电脑只能模拟人脑,而不能超越、替代、指挥人脑的思维。
42.A【解析】1996年7月里的一天,英国爱丁堡罗斯林(Roslin)研究所由伊恩·维尔穆特(I.Wilmut)领导的科学研究小组宣布一只妊娠了148天,体重为6.6千克,编号为6LL3的小羊来到了这个世界。这只羊的身世与众不同,它既无父亲,又无母亲,它是科学家们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一只小绵羊。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这只身世不凡的小绵羊茁壮成长,并获得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多莉(Dolly)。
43.D【解析】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在钢轨的接缝处留一点空隙,可以保证在季节变化或者摩擦生热过程中,虽然温度变化但铁轨之间因为有缝隙,因而可以承受这种变化,不会导致损坏。
44.B【解析】“863”计划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45.C【解析】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也称为“遗传微粒”。
46.B【解析】CPU是中央处理器,它是电脑的中心,其他的设备都是围绕它来设计的。CPU通过主板和外界相连接,比如显卡、声卡、硬盘、光驱等等都是通过主板和CPU进行数据交换的,一句话CPU就是电脑的核心。X86就是代表计算机CPU的级别和型号。
47.D【解析】考查要点是审刑院的设立。宋太祖赵筐胤为了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维护皇权和专制主义,在三法司之外设立审刑院,专理狱讼的决劾,从而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凡是地方上报的案件,也要报审刑院备案。到了宋神宗时期,审刑院撤销,三法司的职权才行恢复。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宣政院是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机关,宋朝没有此机关。大理院是清末司法改革而由大理寺变更而产生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宋朝称大理寺,而不是大理院,况且大理寺属于三法司之一,不是皇帝专门监督司法机关的专门机关。大司徒是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司法官名称,而不是机关,况且宋朝没有此名称。
48.C【解析】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的设计者通过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赋予计算机的操作功能。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硬件能够识别的,不用翻译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也被称为手编语言。
49.C【解析】输出设备种类也很多,微机上常用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等。
鼠标属于输入设备。
50.D【解析】行政处罚,是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对构成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行政处罚对象与行政机关无隶属关系,故A错;
公安机关仅是行政机关之一,其他行政机关,如工商、税务等,也可以执行自己作出的行政处罚,故B错;行政处罚的对象包括法人或组织
7205ff2a03c4550fbd8ccc11eb1761a805.png
905bd4d07cdb14538c9ae0a1664fc7b305.png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66.【答案】A
【解析】前四个图形中的边数分别是3、4、5、6条,组成一个等差数列,所以第五个图形应该有7条边,按此规律要选A。
67.【答案】A
【解析】图形中线段的上端点依次右移,下移点依次左移,依此规律,最后两个端点重合,应选A。
68.【答案】A
【解析】前一个图形中位置在下方的几何图案会出现在下一个图形中上方的位置,依此规律答案为A。
69.【答案】C
【解析】图形中右边那条竖线上的横线数目在依次减少,左边图形形状不变,依此规律应选C。
70.【答案】D
【解析】由左边图形可知,经折叠,空间图形右边的阴影应为前宽后窄。可知,A、C排除,但B项的前部不合折叠顺序。
71.【答案】B
【解析】合同转让有两种情形:债权转让和债务承担都涉及债务关系,而B项中邻居只是暂时代替小王收下,并没有发生债权转让。
72.【答案】A
【解析】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就是无效劳动合同。节假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A项合同中却规定“无节假日”,违反法律,所以属于无效劳动合同。
73.【答案】D
【解析】本题的“种差”是方向:纵向;内容: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的工作;目的:使员工有更大的控制权。A不能选,不符合方向的种差,B不能选不符合 目的的种差,C也不能选,不符合内容的种差,答案是D,完全符合三个种差。
74.【答案】B
【解析】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是与人身紧密联系、不能转让的,是基于人身关系而产生,是专有的;继承权可以转让,不具有专有性,故答案为B。
75.【答案】C
【解析】选项A不涉及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可排除;选项B没有涉及到具体行 政相对人及行为;选项C诉讼外调解是行政机关依职权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理;选项D公安机关逮捕犯罪人员是行政制裁行为,故答案为C。
76.【答案】B
【解析】A项小张父母的对他的期望最终没有实现,B项李老师的期望影响到了小张,使得他的成绩有提高,因此属于自我实现预言;C项小红对父亲有期望,但没有直接对父产生影响;D项小李的期望是针对自己,而不是别人的。
77.【答案】D
【解析】根据定义判断出来只有D项符合条件,所以选D项。
78.【答案】D
【解析】法院调解必须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A、B、C三项的行为都不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的。
79.【答案】B
【解析】行政许可必须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处理行为。A和C不是赋予资格或权利的行为。D根本不是行政行为。
80.【答案】D
【解析】A项被迫加班不属于自主决定,不能选;B项按时上下班属于正式工作要求,也不能选;C项和同事起冲突不会促进组织的有效性,故不正确。帮助同事既属于自主决定,又不属于正式工作要求,还能促进组织的有效性,故选D项。
81.【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同一属性的两个并列的概念,选项C中“玉米”和“小麦”都是粮食作物,关系最相近,故选C。
82.【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选项中“邮箱”是用于装“信件”的,也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故选B。
83.【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两词是近义关系。四个选项相比较,D最接近于近义关系,“悦耳”和“动听”都可以用于形容声音好听。
84.【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选项中“寒冷”与“冷凝”也属于这种关系,故选D。
85.【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物品与其制作材料的关系,答案中“水果”是做“果酱”材料中的一种,与题意相符,故选C。
86.【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物品与制作材料的关系,选项中“粘土”是做“瓷器”的材料,与题干的关系相符,故选B。
87.【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两词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名称,“计算机”俗称电脑,选项A中“千克”的另一个称呼是“公斤”,与题干要求相符,故选A。
88.【答案】B
【解析】从题干我们可以知道,伞骨和伞是一种归属关系,伞骨是伞的一部分。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树干和树是一种归属关系,所以答案应选B。
89.【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表示为物品与其制作材料的关系,选项中“米”经过发酵后可制作成“米酒”,故选C。
90.【答案】D
【解析】题干中“姥姥”与“外婆”是对同一个人的不同称谓,选项D中的“爸爸”和“父亲”都是对一个人的不同称谓,口语中常用“爸爸”,“父亲”多用于书面语言中,故选D。
91.【答案】C
【解析】本题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是:a是b成立的条件,如a不成立,则b不成立。只有C的形式与此类似,故C为正确答案。
92.【答案】C
【解析】题中有两个陈述。一是有权力就要承担责任,二是承担责任就应拥有权力,中心意思是权力与责任相符。A只讲了权责相符的一半意思;B中“职位”文中未提及;D中“人人都应该拥有权力,承担责任”超出了行政管理的范围,亦可排除。故只有C正确。
93.【答案】B
【解析】这种陈述的总结可以直接得出,不需要太多推理。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不能因为有弊端而舍弃。A、D过于武断,可排除;C要“砍掉冷门专业”则是由本题无法推出的结论,亦可排除。故只有B项正确。
94.【答案】C
【解析】首先看(3),由于有三种牌共20张,如果其中有两种总数超过了19,也就是达到了20张,那么另外一种牌就不存在了,这是与题干相矛盾的,由此可见(3)的说法正确,这样可以排除选项A;(1)的论述也不正确,可以举例来说明,假设三种牌的张数分别是:6、6、8,就推翻了(1)的假设,所以(1)不正确,这样B、D都可以排除了。
95.【答案】D
【解析】由陈述“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可推知“一个人可能在某时受骗”和“骗人的人也可能受骗”,所以A、B说法正确;上述这些讲的都是“可能”,所以“一个人可能在任何时刻都不受骗”的表述也正确,只有D说法错误。注意本题是选择错误的一项。
96.【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其他天体不存在,因此,B项不成立;由题中“可能”一词可知C项的论断不准确;又由于生命存在应同时具备适宜的湿度和稳定的变化这两个条件,故D项不正确。而A选项符合题中所述论证。
97.【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胆固醇水平下降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增加每天进餐的次数,第二个是每天摄入的食物总量不变,也就是说要“少吃多餐”,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多餐的同时,也“多吃”了,所以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并不能降低。根据这个推理,A、B、D项说法有误,C项正确。
98.【答案】B
【解析】由陈述“社会时代的特点是由主要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但是,……”可知没有纯粹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时代的特征是由主要生产关系决定的,并非纯粹的,排除A;陈述中并未涉及“上层建筑”和“社会的一切特点”,排除C、D;结合哲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参照陈述,可知主要生产关系和附属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并构成经济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
46883a5096ac02b1b23487fe167fe29205.png
0fd62aea0cc4ab5e84e146957a30501005.png
57c360df117b24219a53da06a0f05ca405.png
986b60bc393774b9d0fcf5edbbdc1cdb05.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