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回复: 0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用“望闻问切”把脉干部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用“望闻问切”把脉干部
    以下由知满天教育提供:
    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有“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礼贤下士精神,也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担当意识和宽广胸怀。
     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改进,同时也存在一些新问题:有的地方不搞“考试一刀切”好像就找不到“选拔标准”了;有的地方程式化、老套路已经 “得心应手”,习惯用旧思维去应付工作新要求;有的地方在选拔干部中论资历、讲平衡、怕担事儿,只求平稳过渡,不求荐才有功;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坐机关” 多、“接地气”少,酝酿干部时却又慨叹“无良将”……
     古往今来,“察人用人”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应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储备后备干部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求贤若渴,有“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礼贤下士精神,也要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担当意识和宽广胸怀。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中做到“望闻问切”,才能让想干事者有表达志愿的麦克风,给能干事人以展示本领的“舞台”。
     所谓“望”,指观气色,重在看干部的日常表现和综合实力。一看大,大是大非要见反应见胆识,看是否大格局、讲政治;二看小,细微之处要见真诚见精华,看是否作风硬、责任强;三看长,长期养成要见形象见口碑,看是否有潜力、有后劲;四看短,短期观察要见成长见变化,看是否有悟性、有改观;五看说,台上说、会后讲要见言行一致,看是否表里如一;六看做,做人做事做公仆要见风骨见担当见情怀。
     所谓“闻”,指听声息,敞开大门兼听各方评议,畅通渠道欢迎毛遂自荐。尝试建立一套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作为当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参考信息来源和有益补充渠道。历史上,祁黄羊举荐过解狐,东方朔自荐于汉武帝,这些无不说明选人用人需要广开思路、兼听多闻。
     所谓“问”,指发策以问,搭建人才的比武场、打造干部的试金石。汉代试士倚重殿前策问,乃有董仲舒著名的“天人三策”。宋仁宗开明以致有“天章阁问策”,使得范仲淹等一批青年才俊走上历史舞台并开启“庆历新政”。不妨尝试“市(县)委书记面对面”“组织部长接待日”“干部工作开放季”等方法,通过定期组织或临时抽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干部的工作状态和境界水平等等。类似这些做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一考定终身”“一人定终身”等察人不准、用人不适等弊端,也能督促干部苦练内功,让庸懒散奢的干部感到“压力山大”,让平日勤于思考、踏实工作的干部有机会“进入视野”,也为地方党委“当家人”和组织部门提供更多科学的用人选择。
     所谓“切”,指摸脉象,让伯乐们近距离了解考察“马”的“骨骼”“牙齿”“嘶鸣”,以此科学区分“良马”与“劣马”。不妨尝试设立特殊干部岗位短期挂职轮训制,给大批基层有志有为干部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让干部在实践中、在领导和群众眼中亮亮相,实现伯乐相马与赛场赛马的有益结合。
     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既要体现组织工作选贤任能原则,也要彰显新形势下开明开放思维和公平公正理念。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时代巨变以及改革伟业对“好干部”的热切期盼,更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自身工作的应有担当。
2016年山东国考交流群:139360314
-----------------------------------------------------------------
相关专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国家公务员考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山东知满天最新推荐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课
    山东知满天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班咨询热线:0531-88164411 88164422(24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17 14:37 , Processed in 0.05229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