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回复: 0

面试热点:“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340879f8841b10b09529439699789818.png

14340879f8841b10b09529439699789818.png

    今年清明节小长假,郑茜花了4000多元,又向单位请了3天假,撇下老公,从西藏拉萨飞回了河北张家口。这一次,她可以和5岁的女儿相处6天,而下一次见面就是暑假了。在她眼里,在几千公里外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女儿,其实也是名“留守儿童”,只不过生活在城市里而已。(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当我们提到留守儿童时,总会想到那些生活在农村、父母在外打工、只能由老人照顾的孩子。可实际上,城市里也有留守儿童。有一些年轻父母在一线城市工作打拼,把孩子留给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祖父母照顾;也有一些人因为在国外生活无法照料孩子,就把他们留在国内亲人身边。在专家看来,由于城市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留守”带来的伤害常常被忽视。(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华商报毛建国:在一些人看来,城市有些孩子固然留守,但没有经济问题,因此把城里孩子称为留守儿童有些矫情。没有经济压力或许是事实,但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远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这么简单,他们有情感的需求,需要父母长期的陪伴。很多城里孩子缺少熟识的玩伴,有着自己的烦恼,有着留守儿童的特性,同样需要社会的重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德国一家婴幼儿品牌所做的调查显示,超过75%的中国0~3岁子女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孩子。这段被父母忽视的时光,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此时得到充足的心理疗养,就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否则,就有可能终生走在寻找的路上。在一个大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如钟摆一样随波逐流、颇为无奈,但父母无论如何不能逃避自身责任,不能“用金钱补偿亲情”,以致于给孩子留下伤痕,给自己留下伤痛。
    @人民网杨朝清:父母有养育孩子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这种养育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消费,还包括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的引导与陪伴。只不过,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奔波操劳,难以陪伴他们成长;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淡漠疏远,也会影响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城市留守儿童”成为“三不靠”、“三不管”的边缘群体,游走在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夹缝地带。在生存生态短时间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指望父母从生计压力中解脱出来无异于痴人说梦;那么,“城市留守儿童”如何走出精神荒岛?纯粹依靠市场力量收费偏高、缺乏安全保障,完全依靠公共部门“制度补血”难以为继;只有多元合作共治,才能缓解年轻父母的“失陪”困境。
    @广州日报厂佳: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地位不可取代,再慈爱的祖父母也无法弥补父母缺席的遗憾。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是缺失的、冷清的。造成这种“同城”留守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职场竞争大,加班成常态,不少年轻夫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娃已经呼呼入睡;另一方面,孩子们也在赶着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好不容易等到爸妈回来,自己却要踏上上课的路途。你进我出,何时共聚?
    这种同城留守带来的后果,不可小视。失去父母的关爱,孩子的心智成长多受影响,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们有些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在思维上容易走极端,有些不善于与同伴交往等。可以说,父母的陪伴看似普通,却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传播亲子之乐、凝聚亲情、密切家庭关系,是长大后留在脑海里的温馨回忆。当然,避免同城留守,最迫切的还是父母要提高对孩子陪伴的重视。别让忙成为借口,别让一时疏忽错过了相伴相依的美好岁月。
    @现代金报苑广阔: “城市留守”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很多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约束与管教,比其他孩子更加叛逆;比如很多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在同龄人面前充满了自卑等等。而这些成长中的缺失,显然是依靠无论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都无法弥补的。所以当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健康成长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城市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而对此应有所作为的,正是孩子父母自己。很多父母之所以离开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到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工作打拼,理由恰恰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却不知道物质既无法替代自己的陪伴,也无法换来孩子健康的成长,那么这部分父母,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回到孩子的身边?还有一部分父母,在具备条件以后,能否考虑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做好工作与陪伴,自己的事业与孩子的成长之间的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2 05:08 , Processed in 0.08000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