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7|回复: 0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活用“话题一致” 巧解语句衔接偏题难题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的话题一致,就是在考虑选项时,所选选项必须紧扣所填空的上下句的对象,或者是文段围绕论述的话题。如此才能使论证过程完整。具体来说,可以如下操作:
    (1)阅读文段,以句为单位,勾画每句话的主宾语。
    (2)分析行文脉络,把握中心对象与各句对象的论证关系。
    (3)分析所填空句子需填对象,比较选项,找出含有此对象的选项。
    下面知满天教育专家通过例子来具体演示如何利用“话题一致”来解题:
    【例1】“笔墨当随时代。 ” ________________。时代主题的转换要求文艺面对生活调整自身的姿态。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文艺的斗争思维向和谐思维转型也就成为历史的要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只有与时代同步伐,文艺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B.文艺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
    C.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带来文艺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D.时代主题往往是特定时代的反映,是政治思想的凝集
    知满天解析:本题答案为B。通过文段所填句子的位置,可以判断所填的句子应该是对第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的解释。这句话有两个对象,所以D选项说的是时代和政治思想的关系,对象错误,排除。这个“笔墨”,A选项是用文艺对应,B选项使用文艺的思维方式来对应,C选项是用文艺产业对应。那哪个才是最恰当的对象呢?我们看文段接下来的语句,第三句话说的是时代和“文艺面对生命调整自身的姿态”,说的是文艺的主观性特点,只有B的文艺思维方式符合此特点,接着往下面看,说的是时代和“文艺斗争思维和向和谐思维转型”,更加直白对应了,从这里就呼之欲出了,原来第一句话的“笔墨”指的是文艺思维方式,选B。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到“话题一致”对于语段的重要性,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对于行测考试的必要性,希望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总结方法,准确高效做题。
    辽宁公务员考试提供参考答案及解析如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
    辽宁公务员考试辽宁公务员网
    辽宁公务员面试辽宁人事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5 00:32 , Processed in 0.06265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