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5招突破语句填充题(一)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话题统一
    “话题统一”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实现话题统一的两种手段:
    1.保持主语一致。现代汉语的话题一般由主语来表示,共同的主语是贯穿语段中各句的灵魂,是联系各句的纽带。所以,说话时要尽量保持主语的一致性。
    2.保持陈述对象一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做到话题统一的重要方面。陈述对象一致与主语一致有一定重合的地方,但并不等于主语一致。陈述对象一致还包括语段内部句群间陈述内容的一致。
    【例题1】  在人类的历史上,文明冲突的现象一直存在,或者说,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常常披着文明精神的外衣发生冲突。但另一方面,________。甚至可以说,冲突具有短暂性,而融合具有留存性和长远性。在许多情况下,冲突本身也成为融合的工具。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A.文明更是融合的 B.历史更是融合的
    C.文明也是融合的 D.历史也是融合的
    解析:与前文的“文明冲突”相对应的应是文明融合,而不是历史融合,故排除B、D。由后文的“甚至可以说”可知作者要突出的是文明融合,故用表递进的“更”比较贴合文意,答案选A。
    二、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指语段中的信息要前后吻合,彼此呼应,在表意上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前后照应的三个角度:
    1.词语照应。此种照应指的是正确选项中的词语与文段中关键词语之间的照应。
    2.观点照应。此种照应指的是正确选项中包含的观点应与文段的整体观点相一致。
    3.问答照应。此种照应指的是问句中问与答、肯与否之间的协调一致。
    【例题2】  “让人人都过上好日子”这种说法是没错的。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认为“提倡艰苦朴素”这一口号已经过时了呢?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了呢?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十分明显,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如果我们缺乏清醒的头脑,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从全面的观点看,当然不能这样认为
    D.只要想想我们的发展远景,我们就应该承认这个问题必须考虑
    解析:从整个语段看,衔接句是一个作答句。第一问是“是否可以认为”,第二问是“要不要发扬”。问题一正一反,从表意上看,前者强调的意思是“不可以”这样认为,后者强调的是“要发扬”。A项的回答只暗合了后者;C项的回答只暗合了前者;D项“这个问题”指代不明,也并未对所问作答;只有B项符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
    辽宁公务员考试辽宁公务员网
    辽宁公务员面试辽宁人事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6 14:34 , Processed in 0.06509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