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回复: 0

2017辽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分总和因果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总关系,题干文段内容是“分述→总结”的关系,文段该填的尾句是对文段文段内容的最忠实的全面概括。命题常设置的标志词有:总之、鉴于此、综上所述等。而因果关系,题干文段内容是“原因→结果”或者“论据→论点”的关系,文段该填的尾句式对文段内容所做的合理推断。常作为命题设置的标志词有:因此、所以、那么、因而等。从两者的应用和标志的辨析比较可以看到,文段是分总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构,尾句划线空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先辨明文段的结构,再针对性选择答案,才能避开陷阱。下面辽宁公务员考试知满天教育专家通过例题来具体比较两者区别:
    【例1】儿童,特别是儿童中的幼儿,天生就是诗人。他们的诗人资质表现在对诗歌语言节奏、韵律的敏感性上。幼儿不必通过头脑,只需使用耳朵就能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2  岁到 5 岁被称为“诗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总之,________________。
    A.我们要保护孩子对诗歌与生俱来的敏感性
    B.儿童对语言的节奏、韵律的敏感经常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中
    C.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形成
    D.应抓住这一黄金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知满天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通过横线前的标志“总之”可知,这是分总关系,横线处应该填进去的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而前面四句话都是在论述诗歌对儿童的重要性。可以排除B选项和D选项,话题错误。在话题都符合的A选项和C选项中,A选项是从文段内容推导出来的应对措施而不是概括,如果横线前面标志有“总之”换成“因此”才该选。而C选项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故选C。
    通过对形似混淆的分总结构和因果结构在语句衔接题的考点分布形式,我们可以看到结构分析对于解决言语题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需要重视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总结,杜绝凭借主观感觉做题。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陆:
    辽宁公务员考试辽宁公务员网
    辽宁公务员面试辽宁人事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4 14:34 , Processed in 0.05482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