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回复: 0

2013辽宁公务员申论热点:“三不”政策是蔑视公众

[复制链接]

63万

主题

63万

帖子

19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7966
发表于 2017-6-28 0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开场合不安排记者提问采访,会议结束后主办方要求所有相关人士不接受采访,发言和会议材料不谈如何放开市场让民营资本进入等实质内容——日前,记者在昆明受邀参加了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启动大会,内容包括电信市场向民营资本开放等涉及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可不承想却经历了主办方的“三不”政策,恰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既然被邀请,却又被“三不”,究竟是什么让会议主办者在面对媒体时表现得如此“又爱又恨”?很明显,主办方邀请记者前往的目的,是希望会议本身能被报道,通过新闻媒体“广而告之”,提高影响力。但“三不”的做法,又是在怕什么呢?有人猜测涉及所谓“商业秘密”,也有人认为是“话题敏感”。无论哪个原因,新闻媒体在这场启动大会上,似乎只被当成了“扩音喇叭”,而它代表的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却被“三不”政策给挡在了会场之外。
    的确,在一个越来越开放、多元的社会中,不同媒体的报道角度不同,报道形式各异,也确实存在一些报道以偏概全、忽略事实的情况。但大多数媒体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维护公众知情权,保障公众监督权。
    而那些在媒体报道面前或大呼冤枉,或大叫吃亏的某些人、某些机构,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究竟是媒体的报道让其“原形毕露”,促使其“改邪归正”了?还是由于设置“高门槛”,越权“指挥”报道,从而导致媒体缺乏及时有效的权威信息来源,不能够及时全面反映情况?
    无论如何,连古人都知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怎么到了一个信息多元、开放的现代社会,反而要被“防火防盗防记者”替代了呢?
    堵是堵不住的,逃是逃不过的。与其挖空心思用“三不”政策“利用”媒体,为什么不多点时间“三省”吾身,好好练练与媒体沟通的本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22:49 , Processed in 0.058900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